我省自然旅游资源种类齐全,且受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及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民俗等因素影响,我省人文旅游资源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超过了自然旅游资源,形成了河南旅游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交相辉映的特点。
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我省将大幅度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加快产品创新,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旅游强省和中国八大重点旅游区——中原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省不仅需要进一步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打造自然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形象,变“历史文化旅游”一条腿走路为“历史文化旅游”和“自然生态旅游”两条腿走路。
旅游市场的繁荣,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带来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河南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的过程中,《河南经济报》作为河南唯一一份综合性的经济类报纸,始终从市场转变、行业发展、转型升级等各个角度关注全省旅游业的动态及发展,并与亿万河南人民一起,共同见证一个旅游强省的崛起之路!
数据转变 清晰可见
每逢节假日,省内各大景区游客势成“井喷”,我省独有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的驻足停留。“井喷”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每年节假日旅游收入的攀升,这些数据的变化,《河南经济报》都在第一时间记录见证。
2009年,春节,河南旅游揽金26.1亿元。
2009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我省旅游收入50亿元。
2009年,十一长假期间我省旅游收入115.3亿元。
2010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58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2294亿元,其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分别排在全国第6位和第8位,位居中部地区首位。
2011年,全省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802.06亿元,分别增长19.04%、22.1%,再创历史新高。
2012年,全省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6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3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7%、20.0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速8个和6个百分点。
刚刚过去的2013年五一、十一期间,我省旅游收入也不断刷新纪录,又攀新高。《河南经济报》用一组组精准的数字为我省旅游市场的大繁荣做了最好的记录和见证。
假日旅游市场 我们为您精心策划
每逢五一、中秋、十一、春节等假期,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最佳的旅游出行线路和旅游服务,《河南经济报》总会在假期前夕精心策划专题报道,为不同的人群推荐不同的出行策略。
2010年9月28日出版的《河南经济报》,不同于往年的出游景区推荐,因恰逢郑州绿博园开园迎客,本报用整版的篇幅对绿博园的亮点特色进行了介绍。这篇题为《收拢一园美景 绽放五洲风情》的文章是记者深入绿博园内,走访各个主题园区并与相关负责人深入交谈采写出来的生动、详尽的一篇报道,为前往绿博园参观的游客提供了翔实的参考信息。
在同期的六版上,呈献给读者的是主题为“黄金周 和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的专题策划,分别用《十一全家游 欢乐玩转度假村》、《农民出行热情高涨 趁着黄金周咱也出去“游游”》、《多渠道订票助出行》、《假期欢乐出行 旅游必备安全攻略》、《十一不想出去“挤” 看看郑州近郊有啥玩的》等文章,分别从景区推荐、出行攻略、出行提醒及出行方式选择等方面,给读者提供了多样的信息,不仅出行方案多,而且实用性强。
与旅游局联姻 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为提升我省旅游业的知名度,打造金牌景区,河南经济报社牵手省旅游局,不断强化旅游行业宣传,加强景区宣传,助推我省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借助两强联姻的优势,全省各大景区纷纷推出各种活动,以宣传自身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文化活动。比如在由河南省旅游局、驻马店市旅游局联合举办的嵖岈山西游文化节期间,本报记者全程跟踪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嵖岈山西游文化节的景象,为读者展示出了嵖岈山的风采。
河南的景区名气要出去,外地的景区名气也想进来。近年来,随着我省出游人数的不断攀升,省外不少景区也瞄准河南市场,纷纷前来推介旅游资源。一出一进,省旅游局通过推介河南旅游、开发河南市场的举措,活跃了我省的旅游,带动了产业的发展。期间,本报先后报道了新疆、山东、安徽、西安等多个省份和地区在豫的旅游推介会,这不仅让省内游客近距离了解外省的知名景区,也让全国的游客更加深刻地了解河南。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不断创新探索,于近日研发成功上线的“智游河南”手机客户端APP应用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同时,由省旅游局联合高德地图、艺龙网等国内知名旅游类电商平台共同举办的“中国智慧旅游运营合作交流大会”可谓掀起了国内“智慧旅游”概念的浪潮,在旅游行业内O2O模式的研发和推广上走上国内前列。河南经济报社也第一时间通过微博、网站、报纸等平台,对其进行全方位报道,揭示了“智慧旅游”的重大意义。
旅游大事记 历历在目
个人赴台游。对于广大游客而言,个人赴台游的相关政策一直是大家颇为关心的话题。其实早在2009年,《河南经济报》便密切关注着两岸旅游业的发展问题。
在2009年2月10日本报刊发的《郑州台湾步入“一日生活圈”》一文便引起了读者的关注。随后,本报又相继刊发了《台湾游需提前20天报名》、《3月底河南人可直飞台湾》等报道,为读者赴台游提供了翔实的信息。2013年,郑州市成为第三批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于6月28日开始实施。为此,本报于7月10日刊登了《郑州个人赴台游实施近两周 跟团赴台游未见受冲击 价格未见明显波动》的报道,从市场、消费、价格的角度分析个人赴台游试点后对行业的影响,并为即将计划前往台湾旅游的市民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信息。
2012年9月26日~30日,中国(郑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郑州举办,国内外旅游城市的市长们聚首河南,共同探讨“旅游·城市活力之源”这一主题。本报对这项活动做了跟踪报道,并对展区内来自省内外的20多个旅游城市形象展台进行重点采访。同时,本报还对全省各地市旅游局开展的景区优惠措施进行了宣传报道,让读者和市民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全民大众化出游、爆发式增长阶段,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第一出境旅游购买力国家。
新形势下,2013年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开始实施,该法对旅游景区、旅行社及相关部门的行为有了明确的规定,也为游客旅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消费问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为给广大游客提供一手信息,本报从《旅游法》实施前便开始了“预热”报道。在2013年8月23日出版的《河南经济报》上,一篇《新<旅游法>实施在即 抢搭末班车 出境游受热捧》的报道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报道及时地捕捉到了新法实施前对旅游业的影响,并对十一期间大家出境游的情况作了阐述。
- 《郑州日报》省旅游局与厦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3-11-8 10:11:58
- 《郑州日报》台湾旅行商踩线团 来豫考察旅游产品 2013-11-8 10:09:21
- 《河南日报》省旅游局举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演讲比赛 2013-11-5 9:08:15
- 《中国旅游报》河南注重自媒体宣传营销 2013-11-1 11:17:56
- 《中国旅游报》打造乡村游“样板” 2013-10-29 10:08:00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