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互联 >> 正文
《大河报》和谐之旅温暖你我
http://www.hnta.cn 2014/6/4 9:53:37 来源:大河报 点击:
    新闻背景

    5月24日,南阳南召县某旅游景区举办的蝴蝶节上,扮演“蝴蝶仙子”模特所穿的石榴裙上,用钢针钉了上百只活蝴蝶做装饰,有些蝴蝶还在颤抖,现场有小孩吓得哇哇哭。此次景区营销策划活动不仅招来网上骂声一片,而且被境外媒体转载,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形象,更损害了河南的形象。5月30日下午,省旅游局召开“规范全省旅游宣传促销秩序”电视电话会议,对南召宝天曼扎死蝴蝶装扮“仙子”、嵩县景区“分时免票”引发争议、栾川景区以“空气罐头”作噱头搞旅游营销等事件进行了通报。会议要求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切实规范全省旅游宣传行为,大力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搞好旅游宣传推介的专项整治,用高雅、高尚的格调维护河南旅游的形象,赢得市场。“凡是对提升河南旅游形象做出突出贡献的,都应得到鼓励和奖励;凡是做出有损于河南旅游形象的行为,都应受到批评和惩罚。”

    “这次南召宝天曼扎死蝴蝶装扮‘仙子’事件,严重违背了宝天曼‘自然与生态保护圈’的应有之义,与生态文明的理念极不相符。这一事件被各大网站、媒体纷纷转载,英国某知名媒体报道后又被我国《参考消息》转载,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形象、河南的形象。”5月30日下午召开的“规范全省旅游宣传促销秩序”电视电话会议上,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一定程度上讲,旅游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形象,如果旅游宣传促销的行为不当、处理失当,就很有可能会损害我们国家的形象和河南的形象。

    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有人感到旅游宣传促销是小事,搞个噱头、造个热点无可厚非。而实际上,旅游宣传没有小事,从国家的层面看,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对中国一直存在偏见的西方国家在散布‘中国威胁论’的同时,极力渲染我国和西方国家的文明差异甚至是文明冲突。现实中也的确有个别游客的言行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损害了中国人的尊严。而正是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给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使他们借机对中国进行丑化攻击,甚至极力诋毁中国的形象。”

    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强调,我们的旅游宣传营销手段可以多样化、多元化,可以出新、出奇,但不能出格、出位,不能单纯为了博眼球而跨越道德规则的底线、突破生态文明的底线、挑战社会承受的底线。“旅游宣传促销不仅要有市场敏锐性,更要有政治敏锐性,不仅要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要讲政治效益,从讲政治的高度看问题,防止授人以柄。”

    旅游宣传:要扬美名不能传恶名

    “扎死蝴蝶”事件影响恶劣

    2011年我省某景区策划的“C罩杯处女采茶”事件、2012年鲁山某景区策划的“90后索道门”事件,以及后来的南召某景区“穿比基尼漂流,水急胸前走光”等营销策划,把景区的低俗、恶俗宣传策划推向极致,引起了游客的反感,招来批评如潮,而相关策划者却大言不惭地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5月30日召开的“规范全省旅游宣传促销秩序”电视电话会议认为,知名度并不等于美誉度,如果采取极端的方法,景区虽然有可能“扬名立万”了,但扬的不是美名,而是恶名;急功近利式的宣传促销,带来的不是景区的飞速发展,而是迟滞不前。一些剑走偏锋式的营销策划从来都不是长久之计,“看一看国内的知名景区,比如云台山、龙门石窟,哪一个是靠旁门左道的营销策划来获得成功的?”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分析,云台山会宣传,但不是投机取巧,他们既有创意,更有投入,才换来了后来的大发展。

    一些地方和景区快速打响知名度的初衷是好的,但对于策划方案的后果欠考虑,方法不妥当,导致了网络热议,产生了负面影响,结果得不偿失。

    会议要求,旅游营销宣传要从促发展的高度看问题,防止急功近利。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把历史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结合起来,进一步规范宣传促销秩序、提高宣传促销质量。
作者:魏国剑 通讯员: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