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卫辉市旅游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旅游工作全局,强力实施“筑巢、引凤、孵化、推介”四大工程,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理念,创新旅游工作载体,狠抓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78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8%。,全市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旅游投诉率为0。成功举办中国•卫辉首届旅游文化节、唐庄桃花节、先后举办比干诞辰周年暨中华比干姓氏根文化论坛,比干庙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卫辉市荣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
(一)抓队伍,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一是领导重视,为充实旅游管理队伍,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借助全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平台引进三名大学生,同时,从人大、政府办选派两名高素质的副局长,充实了旅游局领导班子,为旅游局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气象,新的活力。二是自我加压,为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树立学习理念,我局规定每周二为机关干部学习日,以会带课,在会议中讨论交流,提出并解决问题,并定期组织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市组织的各类培训,使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管理能力都有较大地提高,个人的自信力、创造力、服务力也有了进一步提升。三是多方学习,为提高旅游管理水平,我局不定期组织人员去旅游管理先进县市、优秀景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二)抓规划,奠定发展基础。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规划先行”的指导思想,明确各区域的发展定位与分工,避免同构竞争,实现卫辉旅游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聘请深圳麟德公司专家高起点、高标准完成《卫辉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升工作和《比干林园详规》编制工作;《新乡市灵泉峡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和《新乡市龙卧岩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卫辉市九峰山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与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签订协议,正在编制《九峰山景区修建性详规》;积极谋划《国家级休闲生态旅游区苍峪山•霖落山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三)抓建设,打造精品景区。
积极打造卫辉特色旅游品牌,以项目为支撑整合旅游资源,重点谋划卫辉市游客集散中心、苍峪山大峡谷、西山中华圣人文化园等项目。加强协调服务,稳步推进旅游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确保各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星级宾馆完成投资5千万元,征地205亩,宾馆主体工程已封顶;比干庙景区累计完成投资4663万元,建设游步道、停车场、旅游星级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对景区环境进行绿化整治,打造比干庙商业街;跑马岭景区完成投资4729万元,修建游步道15公里;建设停车场;进行食宿、供电、安全防护、污水处理、给排水等工程。
(四)抓宣传,提升卫辉旅游美誉度。
一是积极策划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大力开展节会促销,成功举办中国•卫辉首届旅游文化节暨唐庄第17届桃花节,吸引了来自焦作、洛阳、安阳等地区的50000位游客;举办比干诞辰3103周年暨中华比干姓氏根文化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500名林氏后裔和10000余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活动;2011年9月份,精心策划,积极迎接前来中华谋圣姜太公故里——卫辉市太公镇寻根祭祖的韩国晋州姜氏中央宗会一行75人,通过姜氏宗亲更好地宣传卫辉。
二是积极筹建卫辉旅游网,开展网络宣传,及时对外发布最新的卫辉旅游信息;创办河南省首家县级彩刊《旅游与历史文化》,编写《卫辉石刻精选》和《厚重卫辉》文化丛书,着重宣传卫辉历史、旅游、名人、景观、政策法规;与《今日卫辉》合作,开设专栏介绍卫辉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更好的宣传推介卫辉旅游资源。
三是积极参加新乡市旅游局组织的“壮美太行•丰采新乡”旅游专场推介会、中国进出口商品展会和浙江义乌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的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会上,展出自主研发生产的文财神比干系列、姜太公钓鱼系列、好神公仔五路财神树脂系列塑像等4大类数十种旅游产品,发放旅游宣传单、宣传光碟10000余份,同时了解国内外的旅游商品产业发展趋势,开拓卫辉旅游产品市场,力求实现该市旅游商品开发新突破。尤其是2011年11月份,该市随河南旅游代表团赴台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台北旅展”,精心准备2000余份宣传资料和多种卫辉特色工艺品,宣传推介卫辉旅游;特色工艺品吸引了大批与会参展商的目光,颇受台北市民的好评。
(五)抓管理,确保旅游市场秩序规范。
一是做好节假日的旅游安全检查,根据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的指示,制订了相关文件及工作方案,同时对各企业进行实地检查,要求完善各项应急和预警机制,落实旅游安全防范各项措施,确保应急响应渠道畅通,使旅游假日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旅游安全。二是完善旅游咨询投诉制度,公开投诉电话,维护正常旅游秩序。三是狠抓行业管理、规范行业服务。不定期在全行业开展行业管理规范化、服务质量优质化、旅游安全保障化监督检查,严格规范行业服务标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限期整改,力促行业管理服务规范、优质、高效,旅游接待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四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年”的各项工作要求,切实做好旅游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五是认真服务各旅游企业,将最新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条例及时通知给各旅游企业。六是积极开展旅游市场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了该市旅游市场秩序。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