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先进榜 >> 先进个人 >> 正文
杨科远
河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导游
http://www.hnta.cn 2012-2-10 来源: 点击:

    杨科远同志2004年由郑州大学毕业后进入河南旅游集团工作,在导游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7年,把青春岁月中最富有朝气的时光全部奉献给了导游工作,而这个岗位也令杨科远的辛勤付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为他在人生职场上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科远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他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积极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爱公司,更爱导游职业,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旅游政策法规,认真执行旅游行业的操作标准和服务规程。他作风正派,为人坦诚,从不为社会流俗所动,视公司荣誉为职业生命,在带团过程中始终以导游的“五心”服务作为准则,做到热情友好,宾客至上。除了认真完成本职份内工作,他不断学习与导游工作有关的各种知识,积极发掘知识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水平。他视游客为亲人,用诚挚和热心去对待每一个他接待的游客,同时,积极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详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并使之相辅相成,一脉贯通,更生动地宣传、展示了我国以及河南省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和传统文明。用自身的刻苦钻研精神和诚挚热忱的工作态度,杨科远为自己赢得了广泛的良好口碑和当之无愧的各项荣誉,并为公司声誉增添了光彩。

    刚进入导游行业时,杨科远就给自己定下了职业座右铭:“客人的满意是对自己的最高回报”。他深知,导游员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直接、最生动的“形象大使”,一名合格的导游员,必须具备敬业爱岗,热情友好的职业素养,为每一位旅游者提供规范、全面而完善的服务,使游客有宾至如归之感,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导游员,除了具备以上素质,须付出更大努力,广泛涉猎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和交流沟通能力,培养自身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各种综合素质。作为一个自强自爱的年轻人,应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搭建自己的职业舞台,并演绎出精彩的人生故事。因此,杨科远暗下决心,努力学习业务和各种专业知识,并总结出个人心得,逐渐消化吸收,再使之与导游工作有机结合,终于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知识体系和导游特色。他是公司导游员里最喜欢读书、思考的一个,比如,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为了更好地向客人介绍河南姓氏文化,杨科远学习、钻研了许多关于姓氏源流的专业书籍和历史典籍,现在俨然成了“姓氏专家”。有一次,在“黄帝拜祖大典”的接待工作中,杨科远跟大家聊起了姓氏文化,他把车上所有客人姓氏的渊源、演变、郡望堂号和分布现状说得清清楚楚,客人们都对这位年轻人投去了惊奇和赞叹的目光。由于平时的广泛学习和不断积累,杨科远讲起地域、地貌概况时象个学地理的,讲起文化典故时象个学历史的,讲起财经时讯时又象个学经济的…,有次一个团队在结束游程时,客人不解地问:“小杨,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小杨笑笑说:“你是问我毕业前还是毕业后?毕业前是学经济学,毕业后是你们需要了解什么,我就学什么”。话音刚落,客人均报以热烈的掌声。
    杨科远孜孜不倦地潜心钻研讲解艺术,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业内和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2010年河南省导游大赛上,裁判长意味深长地说:“我做过几十年评委,听过几千种少林寺的导游词,像杨科远这样讲解少林寺的还是第一次,很新颖,很独到”,他讲解的少林寺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和称赞,短短五分钟,便足以令人回味无穷。现在杨科远的这篇少林寺导游词已成为河南导游参加考试﹑比赛或者带团讲解的重要参考范本。

    导游不仅仅是讲解,更重要的是服务,“热心、爱心、细心、专心、耐心”是导游员的“五心”服务理念,但杨科远自认,只用一心,这五心便都有了,那就是爱心。杨科远喜欢引用一位佛门大师的话,“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你获得了多少,而是为社会贡献了多少。2006年,杨科远带一个台湾老年团参观龙门石窟,团员平均年龄67岁,几乎人手一支拐杖,其中有两位老人已年近90岁了,游览这个景点本身就很累,当团队走到石窟中最精华的部分卢舍那大佛前时,客人们看着面前那几十个台阶,有一半的人顿时泄气了,其中一位腿脚不便的客人干脆就说不上去了。杨科远知道,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对大家说:“没看过卢舍那大佛就等于没到过龙门石窟啊。各位长辈,有哪位爬不动,我就是背你上去,也不忍让你们错过这次机会。”然后他以自己瘦小的身躯毅然背起那位腿脚不便的老人往上爬了。。。在他的话语激励和这种情景的感召下,其他原本不准备上去的的人,也喊着口号,互相鼓励着,一步三停地攀了上去。当他们近距离看到卢舍那大佛的端庄威仪时,都会心地并激动地说:“小杨啊,我们从未见过雕刻这么精美传神的大佛,这段路再远也值,何况只是小小几十个台阶而已。今天如果没有你的鼓劲,就差这几十步,我们就与这绝世珍品擦肩而过了,这将留给我们极大的遗憾。谢谢你给我们的力量!”那是杨科远看龙门石窟最累的一次,当然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
    学习很重要,思考和创新更重要,杨科远不喜欢千篇一律的讲解,每次接团之前,他都会尽量详细地了解客人的情况,设计出适合客人成分和兴趣的讲解思路。在带团中,他又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保证游程中和谐良好的现场气氛。这些技能都得益于他的勤奋学习和善于思考。因此,无论什么样的团,到杨科远手里都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让客人兴致盎然,津津乐道。
在公司导游员的眼里,杨科远是一位体贴、知心、值得信赖、乐于助人的大哥哥。小杨深知作为一名导游员的不易,对于正在成长的导游他用自身行为去引导他们,用语重心长的话去激励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在导游队伍中积极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

    杨科远同志在工作中的认真、踏实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从200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他连续6年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他曾先后出色地接待过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考察团并参加过国家和省、市级领导人的接待工作,多次得到游客和领导们的好评与称赞。2004年在河南省旅游局举办的“王屋山杯”全省导游大赛中获得优胜奖;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4年被“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郑州执委会评为“先进个人”;2010年9月在郑州市旅游局、郑州市总工会共同举办的“2010郑州市导游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并被郑州市总工会授予“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同年10月在河南省旅游局和河南省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联合组织的2010年全省导游大赛上获得第一名,并被河南省旅游局授予“河南十佳导游员”称号,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12月,在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举办的全国导游大赛中再取得中文组第七名的成绩,获得二等奖,同时被授予“全国旅游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河南是华夏文化发源地,在全球华人圈内,全面解读、传承灿烂中原文化的职责,很大程度上落在了导游的肩上。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游客来河南旅游的同时,还有一层寻根拜祖、感受大陆变化和考察投资的意义,所以一名称职的河南导游,更应是一位沟通河南与世界的民间大使。七年来,从杨科远的介绍中,很多人改变了以往固有的印象,认识到了一个古老厚重而又生机勃勃的河南,也从他的身上 认识了朴实诚恳、积极上进的河南人。
    说起杨科远为游客做的事还真是说不完,可又都是小事,这些事做一次并不难,难就难在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自从他从事导游工作以来接触游客成千上万,却还没有出现一个游客投诉。近几年,在导游行业中只要一提到杨科远,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说:“的确不错,是一名好导游”。有很多曾接受过杨科远服务的游客都会点名要杨科远再次为其服务。
    导游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用一生去追求,但很多人认为,导游是吃青春饭的,而杨科远说,是的,导游是个青春行业,但青春是指人的心境,而不是年龄。30多岁的杨科远,已经步入大龄导游行业,他的梦想是干到走不动为止,他对事业的追求永无止境。

作者:
(责任编辑:申志)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