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志
淮阳县太昊陵管理处主任
http://www.hnta.cn 2012-2-10 来源: 点击:次
李俊志,男,汉族,河南淮阳人,1963年7月出生,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10月入党。本科文化程度。现任淮阳县文化旅游局党组书记、淮阳县太昊陵管理处主任。
该同志能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处处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具有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在太昊陵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勤于工作,甘于奉献,带领管理处领导班子,拓展了一条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之路。2011年,他所带领的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460万人,入境游客5.12万多人次,实现收入6100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21%和17%。在游客问卷调查中,游客满意率均保持在95%以上,全年无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有责旅游投诉案件。特别是在创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中,取得卓越成果,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的评估验收。
一、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理出一条景区旅游快速发展思路。
为做好旅游工作,他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的一种手段,增强了解和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业务知识。一是坚持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制度,把学习作为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探索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的一种手段,自己坚持和监督学习制度的落实,在全处形成一种学习、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通过学习增强了了解和把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业务知识,并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为太昊陵理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那就是精细管理、求实创新、优质服务、争创国家5A景区,确保了太昊陵景区沿着正确的道路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打造一旅游支骨干专业队伍
为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开展精细管理,实施优质服务,打造精品景区,一是加强了对班子成员的教育提高,形成了一个干事创业的领导集体,彻底改变了太昊陵领导班子长期以来存在的窝里斗、不团结的现象;二是加强对员工队伍的培训管理,先后组织邀请国家、省、市知名旅游专家、学者开展理论、业务技能等多项培训,逐步转变了员工的工作思想和发展理念,提高了做好旅游工作的自觉性及业务水平;三是积极引进人才,采取企业化用人方式,聘任各类人才80余名,其中研究生2名,外语人才4名,大专以上学历占72 %,为太昊陵和淮阳文化旅游的发展储备了力量;四是带头建立岗位竞争机制,认真落实“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积极推行岗位绩效考核,员工全部定岗、定职、定责,实行绩效管理和绩效工资。
三、加强制度建设,实施景区规范化管理和优质服务
景区的发展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在他的工作部署下,按照景区工作岗位和工作属性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岗位制度和管理规范,先后制定了《景区管理制度》、《考勤制度》、《消防制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监控室工作制度》、《游客投诉管理办法》、《导游人员服务准则》等72项规章制度。通过各项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员工行为。同时,加强了景区内旅游环境的治理力度,取消了景区内所有个人经营摊点,消除了影响景区形象的乱源,根除了景区内欺诈、坑害游客现象;为全面建立景区安全防控体系,搭建了景区电子全程监控指挥平台,系统覆盖了景区各个角落,实现了全境监控管理现代化。
四、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文化旅游的支柱企业。
在景区发展中,他尤其注重文化产业创新,突破发展。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按照旅游标准化建设要求,完成了游客服务中心、西四观、东西华门、办公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大做文章,促进了文化旅游大繁荣;在文物保护上,加快了文物库房的建设和搬迁工作,整修了午朝门、先天门、太始门、岳飞观等古建筑。特别是在旅游标准化建设中,认真落实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高标准投资兴建了大型游客服务中心并进行内部装修和功能完善;投资兴建了3座星级公共厕所,使景区星级厕所已达5座,可同时提供厕位近400个;根据景区的主营业务需要,按照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的原则和要求,对景区各景点、出入口、弯道处的导向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和更新,大部分标牌为中、英、日、韩四种文字,设计精美、大方、醒目。
五、加大宣传营销力度,认真打造淮阳文化旅游金字品牌
为实施旅游品牌战略,扩大景区对外影响,在他的带动下,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制订了多层面的营销方略,精心策划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模式。一是加大了对外形象宣传,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媒体长期开播广告宣传;二是加大了网络宣传,在百度、谷歌、新浪等知名网站开展宣传,并开办了太昊陵官方网站;三是加大了针对旅游市场的宣传,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旅交会、推介会,组织外地旅行社淮阳采点活动;四是先后参与策划制作了23集大型神话剧《天地传奇》,电影《人皇伏羲》、《太昊陵》,大型动漫《太昊伏羲》等影视作品,使淮阳文化旅游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六、落实景区生态管理,着力打造低碳环保绿色旅游景区
在景区发展中,他注重绿色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几年来,累计新栽植各类花草树木40余种2000余株,铺设草坪40000平方米,绿化率达90%以上;为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对所有古树名木建立了档案,分级编号,明确了专业绿色防护人员,实行科学管护。为建立低炭景区,对景区玉带河防渗水处理中,采用了河水循环利用系统,即节约了水资源,又保证了玉带河水的清澈;对景区内所有销售的香和旅游纪念品进行规范,全部采用纸包装,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在统天殿、显仁殿、伏羲陵前及西四观等多处景点开展免费供环保香业务,认真落实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意见》,倡导文明祭祀,杜绝焚烧高香、大把香,保障了景区的空气清新。
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近年来,太昊陵景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带动了淮阳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几年来,太昊陵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旅游景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本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工作者称号,被周口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周口市拥军先进个人”称号,连续10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
该同志能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处处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具有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在太昊陵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勤于工作,甘于奉献,带领管理处领导班子,拓展了一条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之路。2011年,他所带领的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460万人,入境游客5.12万多人次,实现收入6100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21%和17%。在游客问卷调查中,游客满意率均保持在95%以上,全年无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有责旅游投诉案件。特别是在创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中,取得卓越成果,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的评估验收。
一、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理出一条景区旅游快速发展思路。
为做好旅游工作,他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的一种手段,增强了解和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业务知识。一是坚持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制度,把学习作为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探索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的一种手段,自己坚持和监督学习制度的落实,在全处形成一种学习、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通过学习增强了了解和把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业务知识,并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为太昊陵理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那就是精细管理、求实创新、优质服务、争创国家5A景区,确保了太昊陵景区沿着正确的道路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打造一旅游支骨干专业队伍
为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开展精细管理,实施优质服务,打造精品景区,一是加强了对班子成员的教育提高,形成了一个干事创业的领导集体,彻底改变了太昊陵领导班子长期以来存在的窝里斗、不团结的现象;二是加强对员工队伍的培训管理,先后组织邀请国家、省、市知名旅游专家、学者开展理论、业务技能等多项培训,逐步转变了员工的工作思想和发展理念,提高了做好旅游工作的自觉性及业务水平;三是积极引进人才,采取企业化用人方式,聘任各类人才80余名,其中研究生2名,外语人才4名,大专以上学历占72 %,为太昊陵和淮阳文化旅游的发展储备了力量;四是带头建立岗位竞争机制,认真落实“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积极推行岗位绩效考核,员工全部定岗、定职、定责,实行绩效管理和绩效工资。
三、加强制度建设,实施景区规范化管理和优质服务
景区的发展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在他的工作部署下,按照景区工作岗位和工作属性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岗位制度和管理规范,先后制定了《景区管理制度》、《考勤制度》、《消防制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监控室工作制度》、《游客投诉管理办法》、《导游人员服务准则》等72项规章制度。通过各项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员工行为。同时,加强了景区内旅游环境的治理力度,取消了景区内所有个人经营摊点,消除了影响景区形象的乱源,根除了景区内欺诈、坑害游客现象;为全面建立景区安全防控体系,搭建了景区电子全程监控指挥平台,系统覆盖了景区各个角落,实现了全境监控管理现代化。
四、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文化旅游的支柱企业。
在景区发展中,他尤其注重文化产业创新,突破发展。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按照旅游标准化建设要求,完成了游客服务中心、西四观、东西华门、办公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大做文章,促进了文化旅游大繁荣;在文物保护上,加快了文物库房的建设和搬迁工作,整修了午朝门、先天门、太始门、岳飞观等古建筑。特别是在旅游标准化建设中,认真落实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高标准投资兴建了大型游客服务中心并进行内部装修和功能完善;投资兴建了3座星级公共厕所,使景区星级厕所已达5座,可同时提供厕位近400个;根据景区的主营业务需要,按照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的原则和要求,对景区各景点、出入口、弯道处的导向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和更新,大部分标牌为中、英、日、韩四种文字,设计精美、大方、醒目。
五、加大宣传营销力度,认真打造淮阳文化旅游金字品牌
为实施旅游品牌战略,扩大景区对外影响,在他的带动下,根据不同的客源市场,制订了多层面的营销方略,精心策划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模式。一是加大了对外形象宣传,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媒体长期开播广告宣传;二是加大了网络宣传,在百度、谷歌、新浪等知名网站开展宣传,并开办了太昊陵官方网站;三是加大了针对旅游市场的宣传,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旅交会、推介会,组织外地旅行社淮阳采点活动;四是先后参与策划制作了23集大型神话剧《天地传奇》,电影《人皇伏羲》、《太昊陵》,大型动漫《太昊伏羲》等影视作品,使淮阳文化旅游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六、落实景区生态管理,着力打造低碳环保绿色旅游景区
在景区发展中,他注重绿色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几年来,累计新栽植各类花草树木40余种2000余株,铺设草坪40000平方米,绿化率达90%以上;为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对所有古树名木建立了档案,分级编号,明确了专业绿色防护人员,实行科学管护。为建立低炭景区,对景区玉带河防渗水处理中,采用了河水循环利用系统,即节约了水资源,又保证了玉带河水的清澈;对景区内所有销售的香和旅游纪念品进行规范,全部采用纸包装,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在统天殿、显仁殿、伏羲陵前及西四观等多处景点开展免费供环保香业务,认真落实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意见》,倡导文明祭祀,杜绝焚烧高香、大把香,保障了景区的空气清新。
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近年来,太昊陵景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带动了淮阳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几年来,太昊陵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旅游景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本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工作者称号,被周口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周口市拥军先进个人”称号,连续10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
作者: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