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任我行 >> 经典河南 >> 正文
民间文化“论战”郑州
http://www.hnta.cn 2010-12-9 来源:郑州日报 点击:
    昨日,由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河南省文联联合主办的“河南省民间文化传承保护与产业开发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各省辖市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负责人,各省辖市文联、民协负责人,河南“中国民间文化之乡”所在地县(市)长、宣传部长,全国相关知名专家学者,外省及本省具有广泛影响的民间文化产业开发先进单位的代表等百余人参会。

    论坛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夏挽群介绍了河南省民间文化传承保护与产业开发情况,表示,今后全省民间文化工作要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逐步向民间文化产业的方向转移,但要注重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产业开发的关系,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来自北京交通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设计院院长王衍用教授在一个小时的主题演讲中就河南民间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产业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山东提出的旅游口号是“好客山东”,那是把外来的游人当客人接待,河南是中华文明之源,应该提出“中华老家,亲情河南”的概念,把外来的游客当亲人看待。王衍用还提出,河南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中心,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缩影,建议河南选择一些比较原汁原味的农耕文明形态,着力打造农耕版的世界社会遗产,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外再添一个新类型,继而完成从文化试验区向文化经济特区的转变。比如说开封,可以凭借着自身深厚的文明积淀,打造成中国农耕文明之都。

    论坛上,河北省蔚县县委书记王志军介绍了蔚县发展民间剪纸艺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典型经验,来自河南淇县、民权县、虞城县、洛阳市的代表分别介绍了鬼谷子文化、王公庄画虎村、木兰文化、平乐镇农民牡丹村等文化产业开发先进单位的经验。



作者:李颖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