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万庄园“三奇”留余匾
http://www.hnta.cn 2010-4-26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
此匾之奇,还在于匾额中所涉及的几个人物,或者说匾文所传达的思想是这几个人物的综合思想。
“坦园老伯”即康家当时的当家人康坦园,是康百万庄园第十五代庄园主。他为了训示子弟,特选用黄杨木雕刻而成家训匾,约请同治年间翰林牛瑄题匾。应该说,留余匾是康坦园创意的。匾文作者即题匾人牛瑄,系武状元牛凤之子。牛瑄,字荔庵,河南汜水(现巩义市)明月坡人。清同治四年,钦点金殿传胪(二甲第一名)。牛瑄的字画时称一流,同治皇帝因看重其文笔,在状元已定的情况下将他奉为金殿传胪。
而匾文中引用的三段话的三位原作者也曾是中国封建历史文化的一代人杰。匾中引用的第一段话出自留耕道人。留耕道人即王伯大(?~1253),字幼学,号留耕,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宁宗嘉定七年进士。历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九)。理宗端平三年,为枢密副都承旨兼左司郎中。淳祐四年,迁吏部侍郎兼权中书舍人兼侍读。七年,擢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八年,出知建宁府。宝祐元年卒。《宋史》有传。《全宋诗》收其诗多首。
匾中引用的第二段话出自明末东林领袖高攀龙(1562~1626),初字云从,更字存之,别号景逸,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南直隶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万历十四年(1586),无锡知县李元冲聘请江右学派的罗懋忠和顾宪成到黉宫讲学,高攀龙受其影响,开始潜心研究程朱学说,确定了治学方向。
匾中所引第三段话出自夏峰先生。夏峰先生就是孙奇逢,与黄宗羲、李颙并称“清初三大儒”。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晚年自号岁寒老人,原籍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清初迁至河南辉县苏门山下夏峰村定居,因此又被称为夏峰先生。他终身布衣,致力于学,著述甚丰,涉猎经学、理学、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是我国明清之际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爱国志士,被北方学者奉为泰山北斗。
有此三奇,此匾焉得不奇?
作者:吴元成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世博河南周:民俗荟萃绝活尽显 2010-4-16 8:50:42
- “国之中·城之源”:世博会河南馆今日试运行 2010-4-15 9:58:14
- 郑州颍河路的想象 2010-4-15 9:50:11
- 花意殷勤暖风催 凤丹引来洛阳春 2010-4-15 8:00:59
- 《述征记》之“太行八陉”河南占仨 2010-4-13 8:54:12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