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带绣楼的大院和门楼,继承了山西的建筑风格。
方砖铺出的戏台、卷棚式书房,显出了皇家二品官的豪气。
古寨有3座大门,大门里的每扇门都记录着150多年的沧桑。
这3间明代老屋是朱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到这里的第一所建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是我省唯一的中国文化历史名村,也是我省唯一有寨墙的明清古寨。
该村始建于明末、重修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整个村落被一种浅红色条石砌筑的寨墙紧紧围着,故当地人又称临沣寨为“红石寨”或“红石古寨”。寨内现有159户人家,600多口人,其中朱姓人口占90%。
古寨原为张姓人家在此繁衍生息,明万历年间(1573年始),山西洪洞县一支朱姓人家移民至此。清道光和咸丰年间,朱家朱紫贵、朱振南、朱紫峰三兄弟靠盐业发迹,其中朱紫峰当上了二品盐运使司。清咸丰末年(1861年),面对纷繁乱世,朱氏三兄弟建起了石寨。为了确保朱氏三兄弟的安全,他们在寨外和寨内修建起9道防御屏障。
朱氏三兄弟的大宅院都按明朝王府规制建设,虽是以中轴对称,一进多院为主,但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院落的中轴线上没有客厅和堂楼,属全国唯一打破风水布局的宅院,并且院落间有许多死胡同、活胡同。目前,寨里保存比较完好的有朱家深宅9处、张家大院2处,还有3间明代老屋。
古建筑专家到临沣寨考察后认为:“临沣寨民居建筑从明至清,在时代上没有缺环。它们集中地出现在一个村落中,这在中国实属罕见。在北京城里现存的9999座古代建筑中只有一间半是明代民居,想不到临沣寨居然有3间。临沣寨填补了中国古建筑在村寨方面的空白。”
为了保护濒危的临沣寨及古宅院,该县从2009年开始,每年拿出300万元进行保护性修复。这座古老的村寨将在人们的呵护下再现昔日风采。
- 走进巩义七大庄园之一——刘镇华庄园 2009-5-11 15:02:34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