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服务 >> 任我行 >> 经典河南 >> 正文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
http://www.hnta.cn 2009-7-16 来源:北方新报 点击:

    对南太行来说,流水其实不仅带来了森林,带来了美景,同时还带来了旺盛的人间烟火,使南太行成为八百里太行山中开发时间最早、人烟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我去南太行之时正是春天,一路走来,幽深的林子使得正午的阳光也变得冷寂,而弥漫山间的野桃花、野杏花和连翘花正值热烈繁盛的花期,它们开放在任何一个它们愿意开放的地方。路边星星点点的村落人家,以及村落周围长势良好的小麦,以及偶尔传来的一两声鸡鸣犬吠,这一切安详宁静的景致都能让人感觉得出:南太行乃是八百里太行山最美的一段。

  弹丸之地的独特人生

  太行山的海拔高度大多在1200~2000米之间,呈北高南低状。在河南境内的南太行山,这一高度降到了1000~1600米。这样的海拔,似乎谈不上有多么险峻,但是因为南太行山与豫北平原相邻,乃是崛起于海拔只有几十米的平原边缘,再加上太行山的山峰大多是由深切的山谷和壁立千仞的悬崖构成,因而看上去竟比西部许多四五千米的极高山更险峻,也更让人嗟叹行路之难。千百年来,在太行山腹地的山谷、山塬和山与山之间的小盆地里,就有一个接一个的村庄如同连翘花一样点缀其间。“山中无日历,寒尽不知年”,多年以来,它们与外界难以沟通,也疏于沟通,从而形成了一个个闭塞、原始、朴素的人文孤岛。

  郭亮村正是太行山腹地的千百座村庄之一,与南太行山中的其他山村相比,郭亮村更具有典型意义。郭亮村位于太行山南部,是河南辉县市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行政意义上的郭亮村还包括另山村、会逃寨村和不跌凹村3个自然村。关于这座太行山深处小村庄的由来,当地妇孺皆知的一个说法是:这里曾经是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郭亮据守抗击朝廷的地方,他在这里打败了王莽的部队。后来王莽的部队铁壁合围,面此窘境,郭亮机智地用悬羊擂鼓的办法骗过敌军,顺利撤到了山西。后人为了纪念郭亮,就把这个村庄命名为郭亮村,而郭亮悬羊擂鼓的那个地方,命名为会逃寨。与此相类,和郭亮村山水相连的山西省陵川县境内,则有王莽岭和王莽大峡谷。

  如果从高空俯瞰,郭亮村乃是被太行山孤峰入云的绝壁高高托举于山顶上的一个弹丸之地。这座村庄四面均是高达数百米的绝壁,淡红色的花岗岩坚硬如铁,它们形成的绝壁如同刀砍斧削,纵使是最能攀越的猿猴,也只能望崖止步。从山下抬头眺望,郭亮村外的花岗岩山体在春天的阳光下闪烁出刺目的晖光,让人恍然产生一种错觉:如果凝望的目光稍不留神,就会被锋芒毕露的山体撞得粉碎。

  正由于四面均是绝壁,郭亮村的90多户人家就注定只能在山上亲亲热热地挤在一起,各家各户起房造屋,都只能在巴掌大一点的平地上费尽心思。以另山村为例,这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好像是从郭亮村这个稍大一点的地方挤出来的一个半岛,在一块窄窄的台地上,拥挤着几十间房屋,许多房屋的门前不到10米处就是绝壁形成的万丈深渊。百年故居的大门离深渊更近,大约只有七八米。为了保证行人安全,在路的边缘,人们砌了一堵矮墙。但是矮墙挡不住深渊形成的大风,行走在狭窄的山路上,随时都有被风吹进深渊的恐惧。

  (据《中国国家地理》)
作者:北方新报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