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鹤壁市委、市政府在鹤壁市人民会堂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鹤壁市委书记郭迎光作重要讲话,鹤壁市长丁巍安排部署工作,鹤壁市委副书记李连庆主持会议,市领导张俊成、桂玉强、费银普、李玉家、李军、王辉出席会议。
郭迎光在讲话中指出,鹤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一直没有停止过调查研究,目的就是把鹤壁我市旅游业发展得更好。首先要明确定位,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具体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立足当前,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的重要产业;第二步是着眼未来,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这首先是由旅游业自身特点决定的,旅游业是需求旺盛、成长性好的朝阳产业,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需求就会由“吃穿用”向“住行游”转变,规律表明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加之旅游业发展与工业经济没有内在的紧密联系,我们应当抓住这个良好机遇,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发展旅游业还是鹤壁扩大开放的要求,鹤壁市面积小、人口少,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扩大开放、瞄准广阔的市外市场,而旅游业正是最广泛利用市外资源的产业,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同时鹤壁有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虽还不明显但有条件通过努力创造优势、实现大的突破。
对今后旅游业如何发展,郭迎光指出,一要把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放在突出位置。这主要是基于鹤壁有一条具有独特优势的淇河,不仅水质好可以直接饮用,而且是一条诗河、史河、文化河,尤其是鹤壁去年以来大力推进淇河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建设“一河五园”,其中淇河新区段近期可蓄水,淇河森林公园、淇水诗苑、淇水乐园等已开工,同时城市生态环境良好,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全省前列,还有丰富的地热及二氧化碳资源,完全有条件打造好淇河旅游这个龙头,叫响“淇水鹤壁”。目前鹤壁旅游业发展的症结是留不住游客,不能创造更多的旅游价值。把淇河的生态旅游打造好,就可以把游客从游在鹤壁变为吃、住、行一条龙,成为豫北旅游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完整的旅游链。二要努力打造和提升军事文化、民俗文化旅游品牌。鹤壁的旅游品牌主要有淇河的诗文化、云梦山的军事文化和大伾山的民俗文化品牌。只有把打造军事文化、民俗文化品牌同淇河旅游开发融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使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拉长旅游链条,增强旅游整体竞争力。要针对“两山”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思考研究,深入挖掘旅游元素,提升层次,提高品位,把品牌逐步叫响叫亮。三要把谋划建设朝歌古城提上日程。朝歌古城是鹤壁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是新的旅游特色和很好的旅游品牌,没有理由不去开发。要在保护好朝歌古城这个品牌的前提下,一方面利用好卫国的贵族墓葬群,既展示灿烂的卫国文化又把遗址保护起来,一方面立即启动并坚持不懈地抓好朝歌古城探源工程,尽力把朝歌古城规划建设好,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市形成淇河、两山和朝歌古城旅游三足鼎立的局面。四要把华北地区作为鹤壁旅游市场开发的主攻方向。这是因为鹤壁旅游发展的重点是生态休闲度假游,与当前人们旅游的发展取向是一致的,尤其随着石武高速客运专线的加快建设,以家庭和团队游为主体的华北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将更趋成熟, 加之周边市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使得我们具备了开发华北市场的有利条件。一定要认真分析市场形势,不失时机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强市场开拓,尽快实现旅游业发展的大突破。
郭迎光强调,要切实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领导。要根据这次会议精神抓紧制定出一个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旅游业发展规划。要创新体制机制,旅游业属产业范畴,产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政府主要是宏观指导、提供服务,因此必须自觉、主动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走市场化的路子,增强发展活力,否则就没有出路。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要学会“弹钢琴”,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有条不紊地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丁巍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鹤壁市旅游经济快速增长,2008年实现综合收入17亿元,旅游精品建设取得突破,旅游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旅游业在拉动消费、促进就业、优化经济结构、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对外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鹤壁市也面临资源有限、三产发展慢且比重小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发展旅游业。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深化对加快发展旅游业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旅游立省”战略,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努力打造鹤壁市区域竞争的新优势,培育加快率先崛起的新支撑。
丁巍要求,要明确任务,抓好重点,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鹤壁市重要产业。一要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坚持超前、实用、管长远的原则,力争年底前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修编完成《鹤壁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二要突出抓好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淇水诗苑、淇水乐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淇河夜游、温泉、白龙庙、天然太极图以及云梦山、大伾山品位提升等十多个重点旅游项目,精心策划论证,加快项目推进步伐,确保建成精品工程,达到预期效果。三要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通过把淇河打造成旅游产业龙头,全面提升云梦山、大伾山景区品位,精心策划、包装和丰富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内容等措施,努力打造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特色旅游精品。四要大力发展旅游工艺品。在继承开发好现有的旅游工艺品,保持其原有的民俗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还要积极着眼创新、创意、创造,大力开发新的文化艺术旅游商品和农业旅游商品,进一步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商品产业化水平。五要把体制机制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打破思维定式,深化改革开放,努力破解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增强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六要不断提高整体营销质量。要倾力打造鹤壁旅游主题形象品牌,构建全方位的营销网络,认真做好旅游宣传营销这篇大文章。七要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的规范与监督管理,把鹤壁服务打造成全省、全国知名服务名牌。同时要加强领导,把旅游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动员,迅速行动。要政策倾斜,大力扶持,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和一盘棋的思想,打破地方和部门利益局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费税价格政策,实行土地优惠政策,支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把旅游业发展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李连庆对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议印发了《中共鹤壁市委、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鹤壁市2009年~2012年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推进规划(征求意见稿)》。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