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莫把“脏水”全都泼在导游头上
http://www.hnta.cn 2011-3-20 15:14:29 来源:水星 点击:
    近日,河南游客赴重庆旅游却遭遇导游高价兜售镀金邮票,游客回到郑州后将“邮品骗局”黑幕公布在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上,以警醒他人……一直以来,游客和公众对“导游”这个行业颇为诟病。往往一提到导游,就和“骗子”、“强迫购物”相提并论、画上等号,导游似乎和游客成了死对头,更使得导游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我们必须冷静的思考,全面的探究问题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导游固然有错,但切不可把“脏水”完全泼在导游头上,否则只能继续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的老路。
    导游员是旅游行程中的灵魂,在旅游服务中永远处在主导地位。当下,一提等旅游行业乱象,导游就首当其冲,被人口诛笔伐。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现实中导游人员不论从外部形象和生存现状,都与其在旅游行业中重要地位不相称。他们社会地位低、生活保障少、收入不稳定,从而导致工作不热心、进取心不强、功利心太盛、服务质量低下。正是“生计所迫”,才导致了导游行业的“潜规则”,并形成了旅游产业链中的“恶性循环”。同时我们也看到,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虽然都高度重视导游素质建设,但在操作执行上,却片面强调导游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注重投诉的处理和案件的处罚,而忽略导游从业环境的整体改善;重视入门的把关和培训,忽视长期教育和持续的激励;重视某次活动、某次竞赛或选拔的举行,而忽视全员的动员和全行业的比学赶超;执行导游科学管理的企业仍然是少数,多数导游仍然难以“安居乐业”。可以说,在导游管理方面,现在是企业管企业的、政府管政府的、导游干自己的,管考试的不管从业、管从业的不管检查、管检查的不管“发工资”,所以当前阶段的导游管理仍然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所以只能“治标不治本”。
    因此,必须打破“抓中间、放两头”、“抓局部、忘全面”的人才建设和管理方法,跳出导游行业来管理导游行业的“怪圈”,要面对旅游行业和导游员工作的整个链条,开展“全程式”的科学化综合管理和引导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导游队伍的素质建设问题。要从旅游大环境着眼,由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统领导游科学化管理的全局,规范旅游链条中导游涉及的各个环节,营造良好的导游就业环境;要重点抓工作环境管理,瞄准旅游企业,督促其切实发挥管理导游、培训导游、保障导游和激励导游的行业责任和企业责任,使其成为导游真正的“娘家”;要切实抓工作状态管理,使导游行业全员参与,不断提升优质服务、诚信服务的自觉性和比学赶超的主动性,使其在工作中“有奔头、有干头、有盼头”,才能培养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服务热情、文明上进的导游队伍。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