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前沿视点 >> 热点论述 >> 正文
影视剧组为何沦为“环境杀手”?
http://www.hnta.cn 2010-1-11 10:01: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
    类似新《水浒》剧组毁坏黄河湿地的事,已经不是第一起。近年来,个别影视剧组无视相关法规,漠视原始生态的不可复制性,以艺术的名义,对生态环境施以无法补救的伤害,屡屡成为“环境杀手”。即使在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针对性极强的条例法规之后,也还是无法彻底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生产文化产品的个别影视剧组为何沦为“环境杀手”?一方面,制作大片、追求真实的视觉效果,渐成影视创作的一种时尚;另一方面,影视创作常常能给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带来新的“卖点”,一些地方乐见其成,而置环境生态于不顾。因此,艺术创作如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处,亟待解决。

  当年,《无极》剧组被处以9万元的罚款,普遍认为对剧组处罚过轻,是“隔靴搔痒”。因为,面对动辄耗资几百万乃至上亿的影视剧组而言,公开道歉或象征性的罚款,可能无法唤醒其保护环境和遵守法规的意识,反倒有可能造成对环境破坏的漠视。

  事实上,勒令禁止之后的公开道歉,只是一种态度,比态度更为紧要的,是能否采取有效的惩治措施,让生态免受糟蹋之苦。比如,明确剧组负责人的“环境第一责任”,将保护环境纳入影视申请的准入制度,甚至对有“前科”的剧组负责人实行否决制。同时,建立环境保护的预警机制,将环境保护作为外景地审批的硬标准,甚至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剧组和有关保护中心的责任与义务等,真正让“环境杀手”剧组为他们的行为付出高昂的代价!
作者:任姗姗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