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旅游规划发展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旅游规划发展工作会议和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6年旅游规划发展工作情况,安排部署2017年旅游规划发展工作。刚才, 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郑州、洛阳、信阳等6个省辖市旅游局的负责同志分别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典型经验,希望各地、各单位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不断推进全省旅游规划发展工作的全面进步。千利民处长还就2017年全省旅游规划发展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都同意,希望各省辖市、省直管县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6年全省旅游规划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6年,全省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上下同心,迎难而上,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8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7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7%、14.47%,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省旅游规划系统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新常态,以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着力强化规划引领、投资促进、消费引领、扶贫攻坚、创业创新,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业态培育,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旅游扶贫战略、生态文明战略、创业创新战略、“厕所革命”战略,不断拓展旅游新空间、培育旅游新功能、构建旅游新格局、壮大旅游新力量,做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着眼全局,谋划“十三五”旅游发展大方向
一年来,我们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依据国家《“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编制了《河南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我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注重规划的战略性。我们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河南”建设和河南省五大国家战略规划,将我省旅游产业定位为经济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引擎、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力量、“美丽河南”建设的重要支撑、展示河南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和脱贫攻坚的重要生力军,从战略的高度谋划河南旅游发展大计。二是注重规划的前瞻性。通过对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大势的认真分析,深刻把握我省旅游业发展趋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制定符合旅游业发展方向、适应大众旅游时代需求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三是注重规划的指导性。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我省旅游业发展实践。在编制规划时,我们依据我省旅游业发展实际,特别注重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划了“一核两带四区”旅游战略格局,制定了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丰富旅游新供给、延伸产业链条等十二项重点任务,为指导我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抓住重点,启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
国家旅游局对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极为重视,先后在浙江桐庐、宁夏中卫召开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有关部署,我们在济源市召开了全省全域旅游推进大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会上我们还专门邀请全国旅游知名专家及具有全域旅游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前来讲课,帮助大家明确创建工作重点和方向,推动全域旅游健康发展。有关地市积极行动,如:济源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解决全域旅游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将全域旅游纳入全市目标绩效考核体系。洛阳市编制了《全域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重大专项》,郑州市、三门峡市、济源市、嵩县、林州、新县等地启动或完成了全域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其他创建单位也都加强领导,整合力量,通过组织培训、观摩考察等方式,扎实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我省郑州市等26家单位已入选全国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三)加大投资,旅游项目建设工作再上台阶
2016年,全省旅游规划发展系统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全省在建旅游项目607个,投资总额5894.5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74.7亿元,同比增长18%,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3.4个百分点。全省旅游业招商引资1552.06亿元,同比增长27%。各地以公路、交通标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和厕所等为重点,切实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和道路的通达性。“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召开了全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现场会、座谈会,组织了两次暗访检查。全年新建旅游厕所995座,改扩建旅游厕所364座,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驻马店市旅游集散中心、开封市旅游集散中心、南太行八里沟旅游服务中心等建成投入使用。投资2亿元、辐射河南西部及周边区域的洛阳市综合旅游集散中心启动建设;洛阳市通过“月申报、季度督查、半年考评、年度总评”等方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万安山野生动物欢乐世界、华夏文明第一河示范段、栾川东北虎园等一批项目先后建成运营。
(四)改革创新,激发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一是完善项目资金评审办法。将7500万元项目资金按照突出重点、择优扶强的原则,采取“公开答辩、现场打分、当场亮分”的方法安排到具体项目。二是拓宽融资渠道。组织33家旅游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了170.9亿元的授信协议,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支持平安银行设立400亿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三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丰富山地度假、文化体验、旅游演艺、健康养生、户外运动等旅游新业态,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拓展产品体系。一年来,郑汴洛焦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更加凸显,伏牛山、太行山、大别山、沿黄地区的生态游快速发展,兰考焦裕禄纪念园、林州红旗渠等红色景区知名度、影响力大幅提升,栾川、嵩县、光山等地乡村旅游建设逐步走向精品化、高端化。
(五)精心指导,持续推进旅游品牌建设
通过省局精心指导和各相关地市努力,安阳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永城芒砀山景区通过5A级景区暗访检查,南阳内乡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通过5A级景区景观价值评审。驻马店铜山湖等13家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截止去年底,全省A级旅游景区达到385家,其中5A级景区12家,4A级景区134家。5A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洛阳市、民权县、光山县分别入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示范县;安阳市入选国家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红旗渠景区入选国家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龙门石窟入选国家首批旅游示范单位,并被评为“中国人文旅游示范基地”;鹤壁石林会议旧址等14家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重渡沟生态旅游创客基地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洛阳一拖东方红工业旅游景区、南阳宛西制药工业旅游园等工业旅游逐渐兴起;信阳毛尖观光游路线入选全国茶旅游精品路线。
(六)明查暗访,不断提高旅游景区质量
为加强景区管理,省局印发了开展全省A级旅游景区集中整治行动的方案,通过景区自查、市地旅游管理部门明查、省局检查组暗访三种方式,对全省A级旅游景区进行全面复核。各市、县对景区进行了自查,对31家问题较为突出的A级旅游景区进行了处理。其中:通报批评、限期整改25家,降级3家,取消景区资质3家。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省局通过暗访对16家4A级以上景区进行了处理。其中:警告6家,通报批评、限期整改9家,取消4A级景区1家。上述处理决定通过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进行了公布,引起了较大反响,使A级旅游景区暗访检查和退出机制形成常态化。
(七)克难攻坚,推进旅游精准扶贫
围绕扶贫攻坚,实施了“双百千万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即百名大师描绘乡村、百名农艺师深耕乡村;千名企业家投资乡村、千名媒体人宣传乡村;万名志愿者服务乡村、万名创业者弄潮乡村),调动多方力量参与旅游扶贫。对全省38个国家级贫困县、923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了调查摸底、信息采集,将10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纳入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旅游系统共结对帮扶贫困村306个、贫困户2154个。为61个旅游扶贫重点村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免费为57个建档立卡旅游扶贫重点村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涌现出一批旅游扶贫示范单位。如栾川县重渡沟村、嵩县天桥沟村等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点;栾川重渡沟等3家景区被评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单位;舞钢市誉森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单位;洛阳白云山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旅游企业被评为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单位;固始县段集镇齐山村等3个村旅游扶贫规划被评为全国旅游扶贫公益规划示范成果。一年来,有444个建档立卡旅游扶贫重点村、约25万人通过旅游实现了脱贫。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国家旅游局关心支持、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省旅游规划发展系统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旅游局向奋力拼搏在旅游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2017年旅游规划发展工作突出新重点
旅游工作特别是旅游规划发展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可以说是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我们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容易陷入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的境地。要想做到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工作理念。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环节。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四个围绕”。
(一)围绕大局做工作
由于旅游业产业链条长、牵涉部门多,要想做好旅游工作就必须得到当地主要领导的支持,要想得到主要领导的支持,就必须站在主要领导的高度,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想工作、议工作、干工作。首先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其次要自觉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谋划和改进旅游工作,努力推动旅游规划发展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实现新的发展,从而赢得主要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为本地乃至河南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围绕创新做工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入二十一世纪,创新更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旅游业更是离不开创新。全省旅游规划发展系统要树立敢为人先,争当“第一”的理念。要依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在突出特色、“标新立异”上下功夫,切不可简单复制、粗暴克隆,搞成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这种千篇一律的旅游产品是不会有生命力的。旅游业本身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一定要深入挖掘本地与其它地区在地域、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性,从实际出发,开发出有内涵、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努力构建百花争艳、色彩斑斓的现代旅游大格局。
(三)围绕规则做工作
全省旅游规划发展系统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党建和纪检工作,把党建和纪检工作与旅游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时时刻刻教育、提醒旅游干部队伍做到依法、依纪、依规行政。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到实处,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保证大家在履职用权上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制度和规则办事。在安排项目资金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审核评议,坚决不触碰违纪、违规的“高压线”;在上报各种数据时,要实事求是,决不能弄虚作假,违反相关规定。务必做到按政策办事、按原则办事,坚决不越底线、不闯雷区,不断强化遵守规则制度的自觉性,争做党性原则的捍卫者、规则制度的维护者和标准规范的践行者。
(四)围绕重点做工作
旅游规划发展工作战线长、内容多,要想干出点名堂,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要有所侧重、有所取舍。如果这也想干、那也想干,其结果必然是既没有重点,也没有亮点。我们要想干好旅游工作,就必须学会抓住重点,必须树立抓重点、抓关键、抓根本的意识。旅游规划发展工作看似千头万绪,但只要深入分析你就能发现,真正发挥关键作用的其实就是那么几项重点工作。只要我们认准它,抓住它,集中力量,全力完成,就会收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2017年重点任务
1.抓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推动河南旅游产业大发展
发展全域旅游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已被写入全国两会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以推动全域旅游为主线,明确了全域旅游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抓好产品建设。不断丰富要素型、园区型、目的地型等各类旅游产品。要围绕旅游产业要素,加强产品开发,增加产品内涵,突出产品特色,提升产品质量;加强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区、旅游综合体、主题公园等园区型旅游产品建设;要下大力气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旅游小镇、风情县城、文化街区。二是抓好公共服务提升。要围绕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提升旅游信息服务,拓展公共休闲空间,加强惠民便民服务,完善旅游交通设施,强化旅游安全保障。要树立规划引领意识,编制旅游公共服务专项规划,科学指导现代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善于与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拓展联合,做好横向协调,形成部门合力,使他们在建设相关服务设施时做好“+旅游”的文章;要大力吸引社会资本主动投入,做好纵向协调,走市场化多元供给的路子。三是抓好整体营销。要帮助创建单位充分把握市场需求,敏锐掌握市场信息,倡导实施品牌营销、互动营销、内部营销、公众营销、反季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把营销作为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内容。四是抓好体制机制创新。长期以来,非法经营、欺客宰客、强迫消费、垄断市场、欺行霸市等旅游市场乱象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顽疾”,成为建设现代服务业的最大障碍。要想彻底治愈这一“顽疾”,就必须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全域旅游党政统筹领导体制、“1+3”旅游委员会与旅游综合监管体制,以及旅游产业发展的部门联动机制。要积极协调发改、财政、招商、建设、交通、农业、林业、文化、水利等部门“+旅游”,共同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今年,国家旅游局将组织验收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我省26个创建单位要对照标准,查找不足,补齐短板,争取创建成功。
2.搞好精品景区建设,促进旅游发展工作全面提升
精品景区建设是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基础,精品景区,特别是A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省旅游产品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强弱。今年,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是国家旅游局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一定要抓紧抓好。一是做好新标准的宣贯工作。目前,国家旅游局正在修订完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和旅游景区管理办法,待该项工作完成后,我们将举办新标准、新办法的培训班,宣传贯彻相关内容。二是做好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内乡宝天曼景区、新乡八里沟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确定一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今年国家旅游局将推出第二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创建,争取全省再有一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是加强景区暗访工作。对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不定期进行暗访,实现景区暗访工作常态化。对不达标的景区,该摘牌的摘牌,该降级的降级,该通报批评的通报批评。四是实施旅游企业信息化提升工程。全省4A级以上景区要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逐步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旅游服务全覆盖。
3.实施旅游扶贫计划,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旅游系统的重要使命。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旅游扶贫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今年我省要确保1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0个贫困县摘帽,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扶贫的综合优势,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要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工作。我们旅游规划发展系统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扶贫攻坚的系列指示精神,把旅游扶贫列为旅游工作的重点,像抓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建设一样,下决心抓好旅游扶贫工作。二是要因地制宜。引导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村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开发更多的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旅游产品,防止出现没有旅游资源盲目发展旅游的现象。三是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面临的一个很大困难,就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要想发展旅游,带动贫困村脱贫致富,就必须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要注意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风貌。要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的保护,科学规划和利用,不要破坏乡村的原有机理和整体风貌,让游客来到这里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4.继续推进“厕所革命”,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果
“厕所革命”不仅关系到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的改善,更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今年是三年“厕所革命”的最后一年,为确保“厕所革命”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要对照目标,狠抓落实。一是要健全责任机制。必须得到各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强化对“厕所革命”的领导。各级旅游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要推动住房建设、交通运输、环保、工商、市政、环卫等部门承担起“厕所革命”的责任,按时完成厕所建管任务;要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和监督“厕所革命”,确保“厕所革命”有人抓、有人管。二是要保障资金落实到位。切实推动各级政府在“厕所革命”中发挥领导作用,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国家旅游发展基金、省高成长服务业专项资金等各种资金向“厕所革命”倾斜。鼓励设立“厕所革命”建设与管理基金,以政府投资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厕所革命”中,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重要渠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三是建立良性建养模式。在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减的情况下,各地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采取桂林模式、青岛模式、委托模式、认养模式等多种模式,认真抓好“以商建厕、以商养厕”多种投融资模式的探索与推广,确保“厕所革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推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旅游业提质增效的意见》、《关于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河南省乡村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省级高成长服务业专项资金扶持重点旅游项目库、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库建设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在此就不一一细述了。
同志们,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全省旅游规划发展战线要发扬主动作为、奋发向上的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脚踏实地,克难攻坚,为推动我省旅游业转型升级、努力开创旅游业发展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张广智副主席在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的讲 2017/11/10 16:07:26
- 寇武江局长在2017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7/2/15 16: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