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扶贫 >> 工作推进情况 >> 正文
兴旅游 美乡村 富百姓
——在全省旅游与旅游扶贫推进会上的讲话
http://www.hnta.cn 2017/11/10 15:36:23 来源: 点击:

    宝泉旅游度假区位于辉县市薄壁镇西北部太行山区之中,区域面积约110平方公里,有西沟、东寨、平甸、潭头4个村453户1798口人,零散分居在海拔900多米的太行深山中,山路难行、信息闭塞,是我省“三山一滩”中太行山的精准扶贫重点。习总书记教导我们:产业开发是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最核心的支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主要抓手,让贫困地区老百姓看到希望、尝到甜头。为此,以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同志为首的春江集团筹资5.6亿元开发建设宝泉旅游度假区,经过三年多建设,建成了游客年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河南省首家上市新三板的自然山水景区。
    一、高起点谋划,在市场坐标中找准脱贫致富的发展方向。宝泉旅游度假区地处豫晋两省交界处,生态环境良好、人文资源丰厚,是广大城市居民实现返璞归真、康养休闲的理想目的地。为尽快从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变,从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变,先后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等多家国内一流设计公司、知名院校进行合作,编制高水平的旅游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总投资约100亿的太行水镇、白陉商旅古镇、沈庄文旅小镇和崖上太行旅游观光带的“三镇一带”正在稳步推进,定位于集休闲旅游、山乡度假、康体养生、民俗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能“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从而为贫困山区引入巨大的养生休闲消费需求,为实现成片脱贫、发展致富找准方向。
    二、多方面创新,从探索实践中找准脱贫致富的发展模式,立足整体脱贫,实现集体、村民共同受益。
    (一)率先突破精准扶贫重点。出资8000万元建设“宝泉花园”精准扶贫工程,项目选址在薄壁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商业潜力无限。规划用地100亩,建设18栋配套设施齐备的现代化居民楼,配套学校、幼儿园、养老院、超市等及绿化美化基础设施。一期已安置104户村民搬进新居。二期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地处深山区人民的居住环境,有效解决山区居民出行难、就医难、入学难、购物难等实际民生问题。
    (二)解决“安居”,还要解决“乐业”,精准产业扶贫。扶贫不但要“扶”,还要“带”,让村民通过自己劳动,实现逐步致富。首先,鼓励支持村民返乡就业。村民搬迁后,可返乡返聘为景区内部职工,由景区实行统一管理,在农家乐餐饮、住宿、民俗纪念品开发、土特产销售、农副产品加工、种植、养殖等方面,优先考虑聘用搬迁村民返乡,代管、代种、代耕、代养。安置周边村民任大巴、观光车司机及保安、片区管理等各类岗位农村青年达80余人。其次,原有村民的土地景区给予流转。林地景区补贴、村民的退耕还林款、粮食直补款、生态公益林款以及其他惠农政策等仍由村民享有。再次,重视发挥文化旅游扶贫的市场优势、造血功能和带动作用,走“旅游+民俗+特产”的综合发展之路,引导周边乡村贫困户参与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度假区环境维护、接待服务等。度假区周边圪针庄、沈庄、潭头、平甸等村庄农家乐、农家宾馆200余家,解决就业人口800余人,较好的解决了旅客游玩、食宿、购物等需求。
    (三)坚持“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转”,就是把贫困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这是脱贫致富的最快最有效办法。“扶”,就是扶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以此来解决没有条件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搬”,就是易地搬迁扶贫。“保”,就是完善低保政策兜底。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救”,就是及时给予困难群众救助。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宝泉旅游度假区始终以大宝泉、国际化为目标,加快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旅游这一幸福产业更好地造福百姓。我们有信心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广大村民的参与下,随着项目建设、运营的推进,把宝泉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父老乡亲的幸福家园和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
各位领导,我们宝泉旅游度假区建设才刚刚起步,下一步的管理运营、项目招商、产业发展和二期项目建设,恳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给予支持。谢谢大家。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