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要防“一哄而上”
http://www.hnta.cn 2015/12/10 11:11:35 来源:南方农村报 点击:次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11月28日新华社)
伴随着国办《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旅游扶贫的顶层政策闸门已然打开。在市场和制度风向舵的双重指引下,一些帮扶单位和贫困村必定是摩拳擦掌,准备在旅游扶贫的本轮热潮中大干一场。不过,在这一时候,千万不能忘记旅游开发的底线。底线缺失的后果,往往是“一哄而上”后的“一哄而散”,最终受伤的只会是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
目前,虽然还较少专门针对乡村旅游或旅游扶贫的法律法规,但《旅游法》《环境保护法》等及诸多政府规章都或多或少散落着一些对于乡村旅游或旅游扶贫的规范性要求。如广州市刚刚出台的《农家乐管理办法》便明确规定,一级水源保护区内严禁修建农家乐旅游设施。旅游扶贫推进者应当将这些“紧箍咒”自觉戴在头上。特别是在生态保护、土地使用、建设规划等方面,不能试图挑战法治原则,出现先占后征、先建后批、先破坏后修复的情况。
旅游扶贫的要旨在于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但这种改变只应发生在生态价值生产方式的调整上,而不是生态系统整体面貌的改变上。恰恰相反,只有将绿水青山保护得更好,金山银山才会生长得“更高”。
旅游扶贫需要的是长远眼光,而不是急功近利;需要的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呵护,而不是对自然的矮化与破坏;需要的是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的自觉意识,而不是一味讲求经济效益。
旅游扶贫既是惠及贫困地区群众的民生工程,也是繁荣旅游经济的市场行为。因此,在项目论证实施、景区景点经营、旅游产品开发、周边发展带动等各个环节,政府在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和资金支持作用的同时,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市场主体充分行使。一方面,要防止某些干部拍脑袋、乱决策,在天时地利人和尚不具备的条件下,盲目上马旅游扶贫项目;另一方面,更要防止政府部门过度插手旅游扶贫主体的经营事务,将其作为权力寻租的新对象。
旅游扶贫,旅游是手段,扶贫才是目的。而不能本末倒置,将扶贫作为旅游开发可有可无的边角料和副产品。因此,必须坚持互惠眼光,构建多赢格局,将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能够从中长期稳定获得合理收益作为引进和开展旅游扶贫项目的首要标准。特别要创新旅游扶贫开发和利益分享方式,以土地入股、吸纳就业、推广产品、带动商贸等方式,使旅游扶贫经营主体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推动者,而不是破坏掠夺乡村资源的“抽水机”。
旅游扶贫需要吸纳工商资本,才能在破解资金荒的基础上,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也引进来。与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应防止非农化、非粮化一样,在工商资本与旅游扶贫资源“联姻”的过程中,也要将那些炒作概念、绑架政策、浑水摸鱼的游资热钱和投机分子拒之门外。旅游扶贫必须依凭的脆弱资源,经不起投机资本快进快出的折腾,更经不起旅游扶贫工程“烂尾”留下的伤痛。
伴随着国办《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旅游扶贫的顶层政策闸门已然打开。在市场和制度风向舵的双重指引下,一些帮扶单位和贫困村必定是摩拳擦掌,准备在旅游扶贫的本轮热潮中大干一场。不过,在这一时候,千万不能忘记旅游开发的底线。底线缺失的后果,往往是“一哄而上”后的“一哄而散”,最终受伤的只会是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
目前,虽然还较少专门针对乡村旅游或旅游扶贫的法律法规,但《旅游法》《环境保护法》等及诸多政府规章都或多或少散落着一些对于乡村旅游或旅游扶贫的规范性要求。如广州市刚刚出台的《农家乐管理办法》便明确规定,一级水源保护区内严禁修建农家乐旅游设施。旅游扶贫推进者应当将这些“紧箍咒”自觉戴在头上。特别是在生态保护、土地使用、建设规划等方面,不能试图挑战法治原则,出现先占后征、先建后批、先破坏后修复的情况。
旅游扶贫的要旨在于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但这种改变只应发生在生态价值生产方式的调整上,而不是生态系统整体面貌的改变上。恰恰相反,只有将绿水青山保护得更好,金山银山才会生长得“更高”。
旅游扶贫需要的是长远眼光,而不是急功近利;需要的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呵护,而不是对自然的矮化与破坏;需要的是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的自觉意识,而不是一味讲求经济效益。
旅游扶贫既是惠及贫困地区群众的民生工程,也是繁荣旅游经济的市场行为。因此,在项目论证实施、景区景点经营、旅游产品开发、周边发展带动等各个环节,政府在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和资金支持作用的同时,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市场主体充分行使。一方面,要防止某些干部拍脑袋、乱决策,在天时地利人和尚不具备的条件下,盲目上马旅游扶贫项目;另一方面,更要防止政府部门过度插手旅游扶贫主体的经营事务,将其作为权力寻租的新对象。
旅游扶贫,旅游是手段,扶贫才是目的。而不能本末倒置,将扶贫作为旅游开发可有可无的边角料和副产品。因此,必须坚持互惠眼光,构建多赢格局,将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能够从中长期稳定获得合理收益作为引进和开展旅游扶贫项目的首要标准。特别要创新旅游扶贫开发和利益分享方式,以土地入股、吸纳就业、推广产品、带动商贸等方式,使旅游扶贫经营主体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推动者,而不是破坏掠夺乡村资源的“抽水机”。
旅游扶贫需要吸纳工商资本,才能在破解资金荒的基础上,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也引进来。与工商资本下乡过程中应防止非农化、非粮化一样,在工商资本与旅游扶贫资源“联姻”的过程中,也要将那些炒作概念、绑架政策、浑水摸鱼的游资热钱和投机分子拒之门外。旅游扶贫必须依凭的脆弱资源,经不起投机资本快进快出的折腾,更经不起旅游扶贫工程“烂尾”留下的伤痛。
作者:元白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推广2.5天休假要靠主动监督 2015/12/9 10:14:05
- 2015,让文明之风畅行旅途 2015/12/7 15:32:31
- 旅游让生命更健康 2015/12/4 15:24:42
- 落实带薪休假应该“只争朝夕” 2015/12/3 11:00:50
- 旅游不文明?小心“第三只眼”! 2015/12/2 10: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