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瞭望 >> 理论 >> 正文
游客数据忧患与思辨
http://www.hnta.cn 2014/7/24 10:34:36 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
    这几天游客数据正成为港澳乃至国外媒体颇具噱头的一个新闻。然而不科学的对比方法,只能站在本土道德制高点上激化本地忧患甚至区域矛盾而已,却难以推动该领域深层次的思辨。

    被港媒广为传播的是将世界旅游组织数据与港府数据交叉比较,得出香港的“旅客负荷”是法国的至少381倍、美国的6927倍。这种比较办法把世界旅游组织最受欢迎的国家旅客人次,除以国土面积,得到每公里旅客数据。再以港府的数据进行类推对比。

    澳门昨日公布了上半年入境旅客数据,按上述思维方法,澳门的旅客密度是香港的18.9倍,美国的13万倍。既然香港已如此忧患,奇怪的是,“水深火热”的澳门人还能安然生存在地球上。

    不同类型的数据交叉,诚然能从一个角度反映出旅客密度的严重性。但完全忽视不同统计类别,是将国内区域间的问题等同于国与国之间问题。

    在统计取样上,世界旅游组织的美国旅客数据,应该是严格根据外国人入境美国护照旅游签证的类别,进行统计。其数据源头是纯粹的观光游客。而港澳特区政府采取的均是“入境旅客”这一概念,即剔除了本地人、本地工作学习等长期逗留人群之外的总人次。这些人群里面,有多少是符合国际上纯粹游客的统计概念?

    庞大的赴港澳旅客里,有许多内地人士。就好比美国外地人跑到纽约或拉斯维加斯,并没有纳入国际上游客的统计。并且如果以此逻辑推演,每年外地来北、上、广观光、经商、公办的人次恐怕要远远超过港澳地区。

    以澳门昨天数据为例:6月份内地客占入境旅客约65%,广东人又占内地客约41%。老广缘何如此众多又频繁地赴港澳,无非是拖奶粉、打酱油。按旅客数量和消费量估算,赴澳旅客今年仅购物总金额可达200余亿人民币,与珠海市今年财收非常接近。

    内地民众赴港澳,并不等于持旅游签赴美的游客。因为内地人对港澳的低税率、商品丰富度、高质量、低价格、高度开放、包容,非常需求。思辨这两组数据的交叉对比,更应该想到让内地更加坚定的改革开放,使民众能在本地打酱油、拖奶粉。而不应完全忽视逻辑的混淆,激化区域矛盾。
作者:益华 通讯员:徐鹏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