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教育应先行
http://www.hnta.cn 2013-8-18 11:36:11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次
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名游客在颐和园外墙小便、故宫清代藏钟受损、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上刻字等不文明行为屡见报端,引来公众和媒体的一片“嘘声”。游客不文明事件的发生,很大原因是教育没跟上。倡导文明旅游,根本的是要加强教育。
文明旅游,本该是件自然而然的事。但总有一些人管不住自己,不时做出一些不文明举动来,饱受媒体和公众的诟病。对此,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贯彻实施《旅游法》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指出:部分游客的素质和修养还不高,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旅游景区乱刻字、过马路时闯红灯、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常常遭到非议,有损国人形象,影响比较恶劣。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应该说,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接受文明礼仪教育。比如,在学校或家里,老师和家长总是教导我们:对人要有礼貌、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不要随意接受别人给的东西等等;在单位,领导也时常提醒我们:要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待人接物要谦逊和气等等。
为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纠正公民旅游中的陋习,2006年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制定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颁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不文明行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明旅游教育不到位,尤其是针对文明旅游方面的专门教育少之又少。人们对旅游中应该注意什么,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虽然都能说上三五条来,但不全面。一些旅行社在组团出游时,对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民族禁忌以及有关规定条文不宣传、不解释,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不管不问、听之任之,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不文明行为的存在和发生提供了条件。
应当看到,文明旅游,不仅是游客一个人的名片,也是游客所在团队、所在地区的名片,出了国还是所在国家的名片。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文明旅游,加快提升公民文明素质,而首要的是要抓好文明旅游教育。
今年初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和即将实施的《旅游法》,都把文明旅游作为重要内容,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7月15日,中国旅游协会及各专业协会向全行业发出倡议,号召广大游客和旅游从业者,践行文明旅游精神,强化文明出游意识,为营造良好旅游环境、促进旅游文明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有效抓手。
首先,要把文明旅游教育纳入公共教育。当前,应结合宣传贯彻实施《旅游法》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积极推动文明旅游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宣传造势,采取举办专题讲座、组织知识竞赛、礼仪形象展示等形式,普及文明旅游常识,强化文明旅游意识,提高文明旅游知晓率,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成为广大游客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其次,要把文明旅游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各级各类旅游机构、组织和广大旅游从业者,都应当把文明旅游教育纳入自己的工作范畴和重要职责。旅游主管部门应及时分析文明旅游的形势,研究对策措施,总结经验,宣扬典型。在组团出游和到达旅游目的地之前,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应对游客进行文明旅游教育,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告知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禁忌。旅游过程中,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导游、领队及景区、酒店等工作人员应及时提醒、劝阻和制止,引导游客健康旅游、文明旅游,必要时应依法向有关部门和机构报告。
再次,要加强文明旅游教育的探索实践。旅游主管部门应制定出台鼓励政策和相关规定,调动和形成旅游全行业、全系统和社会各界关心文明旅游教育、支持文明旅游教育、实施文明旅游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推动文明旅游教育的制度化、经常化。旅游学校及培训机构应针对文明旅游教育开设专门课程,组织力量开展文明旅游教育研究,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旅游经营者应搞好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的针对性培训,提高他们文明旅游教育的能力水平,认真组织和指导做好一人一事的宣传教育工作。
文明旅游,本该是件自然而然的事。但总有一些人管不住自己,不时做出一些不文明举动来,饱受媒体和公众的诟病。对此,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贯彻实施《旅游法》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指出:部分游客的素质和修养还不高,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旅游景区乱刻字、过马路时闯红灯、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常常遭到非议,有损国人形象,影响比较恶劣。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应该说,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接受文明礼仪教育。比如,在学校或家里,老师和家长总是教导我们:对人要有礼貌、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不要随意接受别人给的东西等等;在单位,领导也时常提醒我们:要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待人接物要谦逊和气等等。
为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纠正公民旅游中的陋习,2006年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制定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颁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不文明行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明旅游教育不到位,尤其是针对文明旅游方面的专门教育少之又少。人们对旅游中应该注意什么,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虽然都能说上三五条来,但不全面。一些旅行社在组团出游时,对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民族禁忌以及有关规定条文不宣传、不解释,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不管不问、听之任之,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不文明行为的存在和发生提供了条件。
应当看到,文明旅游,不仅是游客一个人的名片,也是游客所在团队、所在地区的名片,出了国还是所在国家的名片。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文明旅游,加快提升公民文明素质,而首要的是要抓好文明旅游教育。
今年初出台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和即将实施的《旅游法》,都把文明旅游作为重要内容,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7月15日,中国旅游协会及各专业协会向全行业发出倡议,号召广大游客和旅游从业者,践行文明旅游精神,强化文明出游意识,为营造良好旅游环境、促进旅游文明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有效抓手。
首先,要把文明旅游教育纳入公共教育。当前,应结合宣传贯彻实施《旅游法》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积极推动文明旅游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宣传造势,采取举办专题讲座、组织知识竞赛、礼仪形象展示等形式,普及文明旅游常识,强化文明旅游意识,提高文明旅游知晓率,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成为广大游客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其次,要把文明旅游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各级各类旅游机构、组织和广大旅游从业者,都应当把文明旅游教育纳入自己的工作范畴和重要职责。旅游主管部门应及时分析文明旅游的形势,研究对策措施,总结经验,宣扬典型。在组团出游和到达旅游目的地之前,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应对游客进行文明旅游教育,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告知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禁忌。旅游过程中,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导游、领队及景区、酒店等工作人员应及时提醒、劝阻和制止,引导游客健康旅游、文明旅游,必要时应依法向有关部门和机构报告。
再次,要加强文明旅游教育的探索实践。旅游主管部门应制定出台鼓励政策和相关规定,调动和形成旅游全行业、全系统和社会各界关心文明旅游教育、支持文明旅游教育、实施文明旅游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推动文明旅游教育的制度化、经常化。旅游学校及培训机构应针对文明旅游教育开设专门课程,组织力量开展文明旅游教育研究,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旅游经营者应搞好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的针对性培训,提高他们文明旅游教育的能力水平,认真组织和指导做好一人一事的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程瑞山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出境游要绷紧防盗这根弦 2013-8-15 11:31:48
- 旅游型城镇是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8-12 11:18:41
- 旅游对城镇化的特别功效 2013-8-10 11:17:11
- 信息时代下导游员角色的转变 2013-8-4 16:15:36
- 《旅游法》对生态旅游提出更高要求 2013-8-2 16:13:33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