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对龙门石窟而言,是注定载入史册的日子:“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上线运营开启仪式在龙门石窟大石门广场举行,龙门石窟景区由此创造了一项业界第一——全国首家“互联网+”智慧景区。同时,该项目也成为河南省首个“互联网+”上线项目。
就在当日,为配合“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运营,龙门石窟景区全新门禁系统也成功启用。新启用的门票,成为“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步入发展新时代的见证。
打开微信,关注龙门石窟官方订阅号,微信支付自助购票,在大石门入口处将手机上的微信二维码门票在闸机上扫描,只需3秒钟,即可入园游览……
如此便捷、快速、“炫酷”的入园方式,随着7月15日“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上线运营,已经在龙门石窟景区成为生动的现实。龙门石窟景区票务中心统计,自7月15日起,每天使用微信购票入园的游客数量在逐渐增加。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于迎介绍,新系统兼容明信片门票、微信门票等入园方式,具备多项高科技功能,旨在打造一流景区票务门禁系统,为“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增色。
1 为游客带来“互联网+”第一体验
“在融入互联网的浪潮中,除千年大佛永恒不变外,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将逐步改变。”于迎表示,“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上线运营,将给龙门石窟的旅游体验、管理模式等带来质的提升。
门禁系统作为智慧景区的第一关口,至关重要。对景区而言,门禁是游客第一体验。无论是购票还是入园,是否方便、快捷,毫无疑问会令游客对整个游览过程形成第一印象。
作为全国首家“互联网+”智慧景区,龙门石窟景区的票务门禁系统,必须融入“互联网+”的时代潮流、留下“互联网+”的时代烙印。
去年9月,为提升景区管理水平,龙门园区管委会决定设计新门禁系统。经过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洛阳市分公司多次沟通,2014年12月,双方签署门票合作协议。2015年1月,双方联合启动新门票设计工作。
今年4月29日,龙门园区管委会与腾讯公司签约建设国内首家“互联网+”智慧景区,对新的票务门禁系统提出了全新要求,比如,要充分融入“互联网+”元素,实现与“互联网+”智慧景区的无缝对接。
洛阳邮政高度重视与龙门园区的合作,该公司总经理孙东风亲自挂帅,成立了由市场、财务、信息中心、函件多部门参与的项目工作组,要求相关部门和关键岗位提前谋划、倒排工期、主动服务,将龙门石窟门禁项目打造成全国领先的精品项目。
洛阳邮政选拔优秀管理人员和多名信息技术骨干驻地服务,先后7次参加腾讯公司与龙门园区的技术对接会,第一时间响应龙门园区和腾讯公司需要,与景区相关部门、门禁供应商等单位共同努力,先后解决了闸机样式及颜色确定、票务系统对接、网络售票、刷码入园、设备联调等关键问题。
洛阳邮政龙门石窟项目工作组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协调环节多、多雨天气等不利因素,密切配合,忘我投入,用短短76天时间成功保障了“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上线运营任务,为龙门智慧旅游提供了坚实的设施保障和技术支撑。
6月25日,新门票最终定稿;7月1日,新门票在河南邮电印刷厂开印,7月8日门票成品入库;7月14日,新闸机在龙门景区大石门调试完毕;7月15日,新门票正式启用。
至此,在龙门园区、洛阳邮政、腾讯等多方面密切配合下,“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门禁系统完全具备了启用条件,并在7月15日成功启用,开启了国内首家“互联网+”智慧景区门禁系统新篇章。
2 打造“互联网+”智慧景区门票新标杆
一张门票,往往就是一段历史,用来寻觅走过的岁月之痕,见证龙门石窟的博大精深。
龙门石窟景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游人开放,门票材质从简易的纸质门票到绚丽多彩的彩色门票,设计从单一的进门凭证到集门票、纪念卡、邮资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品,到如今体现“互联网+”时代元素的最新门票,这些种类繁多的门票,不仅生动再现了龙门石窟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更反映出龙门石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沧桑巨变。
洛阳邮政与龙门石窟景区的智能化门禁系统合作始于2006年3月。
2006年5月,由洛阳邮政承建的智能化邮资明信片门票系统在龙门石窟景区启用。该系统采取邮资明信片门票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优化了售票、检票、查询统计等工作流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龙门石窟景区的管理水平。
孙东风表示,洛阳邮政紧跟时代变化,融合现代技术,为龙门石窟提供优质门禁服务,特别是在龙门园景区和腾讯公司联合打造国内“互联网+”智慧景区的标杆和典范进程中,洛阳邮政作为门禁系统设计的参与者,也将助推龙门石窟景区打造国内“互联网+”智慧景区门票新标杆。
洛阳邮政龙门石窟项目工作组负责人尹旭升介绍,按照“门禁是游客第一体验”的要求,新系统除传统的邮资明信片门票外,采用网络购票、二维码扫描入园、指纹识别入园、人像识别入园等国内最先进的技术,打造全新门禁系统,除大家熟知的纸质邮资明信片门票外,还可兼容手机微信、指纹、二代身份证等多种入园方式,满足“互联网+”智慧景区的需要。
对手机自助微信购票的游客,扫码通过闸机仅需3秒钟,减少排队购票、等候入园时间,可更好地满足旅游体验。
龙门石窟景区票务中心主任李佳轩介绍,与7月15日前使用的旧门票相比,新启用的门票增加了微信二维码电子门票大类,纸质邮资明信片门票调整为普通票、团体票和参观券三大类。其中,普通票分为两种类型:售票窗口出售的120元全票、60元半价票;通过邮政自助售取票机自助购票或取出微信购买电子票兑换的纸质票,分为120元全票、60元半价票。团体票一种,面额120元。参观券则面向符合有关规定的人群(持有效证件)免费发放,验证后入园。
龙门石窟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培训和近期实践磨合后,“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全新门禁系统上线运营良好,发挥出了预期效应。
印证岁月履痕,凝聚龙门风情。
如今,无论是印刷精美的纸质邮资明信片门票,还是在手机中的二维码电子门票,全部融入了“互联网+”的时代元素,记录龙门石窟发展变迁、融入时代潮流的实践,成为在更广范围宣传龙门文化的载体,成为“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的最有力见证!
延伸阅读
通过门票演变看龙门景区提升
龙门石窟是我国现存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龙门石窟景区的门票实现了由简易的纸质门票到“互联网+”智慧景区门票的时代质变。
洛阳市杂文学会会长刘彦卿收集有300多种龙门石窟景区各类门票。他介绍,历史上的龙门石窟门票既有团体票、个人票、一般票、优待票、普通票、外宾票、纪念票、招待票、会议专用票等之分,也有塑料票、纸质票、磁卡票、电子票之别。通过小小的门票,可以见证龙门石窟的沧桑历史。
早期门票:写尽沧桑
早期的龙门石窟景区门票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印制、流通、使用的门票,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票幅较小;二是设计较为简单;三是面额较小,反映出那个时期的消费水平。由于当时门票使用不具有广泛性,因此存世量极其稀少。
1954年,洛阳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游览龙门石窟景区的游客成倍增加。为便于管理,龙门石窟文物保管所印制了最早的龙门石窟景区门票。
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龙门石窟景区门票,是一张“龙门保管所参观券”,上面加盖的日期为“1959年7月29日”。
20世纪60年代,龙门石窟景区门票名为“龙门参观券”,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70年代。
中期门票:承前启后
中期的龙门石窟景区门票,是指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制、流通、使用的各种门票。
这一时期的门票,与早期相比已逐步趋于规范。一是在名称上,正式定名为“龙门石窟参观券”;二是在设计上开始讲究艺术性,出现了飞天、卢舍那大佛等具有龙门石窟特色的图案;三是在印制上,从单色印刷转变为双色印刷、三色印刷直至彩色印刷;四是在材质上,开始大量使用塑料门票。
自1984年起,龙门石窟景区新印制的门票采用彩色印刷技术,双面印制。这是最早采用彩色印刷技术印制的龙门石窟景区门票。
在20世纪80年代使用的龙门石窟景区门票中,最常见的是书签式门票,使用时打孔,除留作纪念外,系上绸条还可当书签使用。书签式龙门石窟景区门票有塑料和纸质两种。
80年代后期,龙门石窟景区门票在印制技术上已经从最初的手工绘制、照相制版,发展到电子分色、计算机直接制版,样式漂亮了许多。
纸质书签式龙门石窟景区门票全套有四种,图案为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天王、力士等造像。正面图案为奉先寺,此图案后来经常出现在龙门石窟景区门票上,成为古都洛阳的形象大使。
近期门票:多元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龙门石窟景区软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游客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门票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从单纯具备实用的属性逐步向审美属性发展演变。
1989年4月1日,龙门石窟景区启用新门票,以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侧像为主图。
1995年,龙门石窟景区开始采取多景点一票制,先是将景区内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两个景点使用一张通用门票,随后将东山的白园和香山寺也纳入,使一票通门票的景点增加到4个。
2000年11月,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门票制作上开始向电子化迈进,先后于2002年、2005年和2007年多次推出磁卡门票,备受门票和磁卡收藏爱好者喜爱。
2006年4月,洛阳邮政与龙门石窟景区签订智能化邮资明信片门票系统协议。自此,龙门石窟景区开始采用邮资明信片门票,分为普通票和团体票两种。门票印制精美,集收藏、馈赠、邮寄、宣传等功能于一体。
现行门票:融入“互联网+”元素
2015年7月15日, “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门禁系统启用,龙门石窟景区门票融入“互联网+”元素,迈进全新的“互联网+”新时代。
新版门票的10处创新、优化
1 完全可以融合微信二维码,游客通过微信购买的二维码门票,用手机在闸机上扫码即可入园,后期还可实现其他网络购票扫码入园;可在购买之日起一年内使用,可在购买之日起半年内申请退票,也可以转赠给他人使用。
2 增加龙门石窟官方微信服务号二维码,方便游客用手机扫码,并可以全程享受“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所带来的全新体验,实现线上线下信息互动。
增加龙门石窟官方微信服务号二维码,方便游客用手机扫码,并可以全程享受“互联网+龙门”智慧景区所带来的全新体验,实现线上线下信息互动。
3 新版门票分别在副券处设置不同颜色,如120元普通票为金黄色,120元团体票为墨绿色,60元半价票为酒红色,参观券为天蓝色等等,方便售、检票人员直观地区分票种。检票人员可根据游客持票颜色的不同,提前将游客引导至相应的闸机通过,提醒需要提供证件的游客提前准备,提高游客入园效率。
4 新版门票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印刷质量精美;有严格的规定和相应的保密措施,采用二维码防伪,二维码在售票当日打印至门票上,使用之后即失效,有效杜绝假冒门票;采用再生纸环保印刷,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资源节约利用。
5 增加分票种流水码,便于更好地进行统计分析,可快速统计出7种门票的使用情况,从而更好地做好票种储备。
6 对门票上的景区导览图重新设计,将原本在门票背面的导览图转移至正面,让背面整洁、大气;将景区内新建的设施如大石门、东北服务区等纳入导览图,并增加游客游览推荐线路,提醒游客更好地参观东山石窟、香山寺等景点。
7 门票尺寸更大,承载的信息量相应增加。旧版门票尺寸为18厘米长、7.8厘米宽,新版门票长度增加了3厘米,图案更美观、大方,增加的面积用以增加景区有关服务信息,更加方便游客。
8 以奉先寺大卢舍那窟龛(有价票)和龙门石窟西山全景(参观券)为背面主图案,所使用的照片均为没有进行任何加工的图片,不仅突出龙门石窟的标志,视觉上也更震撼、更真实。
9 新版门票在背面龙门石窟标志下,增加了世界遗产评审委员会对龙门石窟的评价字样——“中国佛教石刻艺术最高峰”,进一步突出体现龙门石窟的地位。
10 与旧版门票相比,新版门票在龙门石窟的四项殊荣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前,均增加了“首批”字样,进一步突出显示龙门石窟在全国的影响力。
- 为争夺客源在线旅游砸钱拼促销 2015/7/22 11:03:48
- 上半年90后出境游增加3.5倍 2015/7/22 10:58:22
- 俄媒:中国游客在俄一掷千金年花费超10亿美元 2015/7/21 11:27:21
- 韩MERS疫情退去 千招用尽拼旅游 2015/7/21 11:18:20
- 大陆游客热搜城市 香港居冠台北排第2 2015/7/21 11:14:18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