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新闻 >> 推荐新闻 >> 正文
黄金周全国景区门票收入同比下降 名景区退热
http://www.hnta.cn 2014/10/8 10:25:23 来源:京华时报 点击:
 
    □热点解读

    各地景区遭游客吐槽

    十一黄金周大幕落下,拥挤、挨宰、涨价仍是游客吐槽不已的关键词。与往年相比,今年游客在出游方式的选择上显得更加理性,并未出现滞留、伤人等极端事件。不过对于黄金周的存废之争,仍旧呈现出一种众口难调的局面。对此,专家表示,唯有落实好带薪休假才是解决假日难题的关键。

    关键词 拥挤

    三峡大坝旅游区连续4天发布红色预警;小伙欲在华山山顶求婚,因平台人太多无处下跪;10月3日,八达岭长城接待游客8.75万人,为5年来同期最高,游客连呼走不动。>>点评 落实门票预约提升接待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景区拥堵,首先是因为老百姓的长假日太少,导致热门景区在节假日堵上加堵。有人认为取消十一黄金周就能把人群打散,这其实不现实,因为治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各景区应努力扩容并提升接待能力,来达到应对高客流的要求,道路、停车场应该有专人疏散引导。故宫就是一个好例子,扩容后即使人流量不减,景区内依旧保持一个比较舒适的游览环境。在这点上,八达岭、华山等面积很大的景区都可以效仿。此外,门票预约制度亟待落实,现在每到景区门口都是买票的人多,领票的人少,非常影响入园效率,进而导致拥堵。

    关键词 吐槽

    湖南凤凰古城因门票太贵遭游客吐槽,凤凰古城公司用名句“这么好的地方留不住你”回应。去三亚“天涯海角”的游客吐槽,花101元看几块石头不值,景区副总戴彬森表示,希望游客能多了解“天涯海角”的地理意义和文化内涵。>>点评 门票定价标准应让游客买账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作为古城这类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区,收取门票是合理的,但门票定价要让游客觉得物有所值。景区管理者一般会拿门票包含多少个景点说事,但游客走进景区后在意的不光是看景点,还包括景区服务水平、接待设施、周边环境等。凤凰近期本就被曝出古城风貌逐步恶化,如果再定个高票价,游客来了感觉体验欠佳,肯定就会不买账。所以,景区应该把高额的门票收入真正用在保护景区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优化配套设施等方面,这样游客的满意度才能提高。

    关键词 挨宰

    事件——五台山景区内“一盘台蘑炖山鸡卖400元”引发热议,山西物价局回应称:嫌贵就不要点。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内放生海龟最高开价5万元,让景区游客惊呼“消费不起”。>>点评 景区二次消费消费者需理性

    著名旅游专家、社会学者刘思敏:景区门票是强制收取的,而景区内的二次消费主要靠供求关系决定。如果景区不存在强买强卖、以次充好,那么从法律层面就挑不出毛病。这就要呼吁游客在进行二次消费时保持理性,如果游客都不买账,商家就卖不出去,自然便会降低价格。相反,有少部分游客的消费行为,尤其是在一些吃住行游购娱以外的不必需环节表现得不理性,那就会助长商家在定高价时的底气。

    □焦点

    黄金周存废之争再起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已经结束,不少人体验了车票难买、高速堵塞、景区爆满的难处。在如此窘境之下,黄金周的存废问题再次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行业态度

    一旦取消黄金周 旅行产品受影响

    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分会副会长、环境国旅总裁钟晖:国内带薪休假制度还不完善,不像国外休假随意性很强,所以旅行社都会把重点放在黄金周和几个小长假,集中采购资源。

    另外,在中国,家庭是出游主要形式,而孩子是没有带薪休假的,因此家长要带孩子出游只能选择黄金周,旅行社也会采取包机等形式降低黄金周出游的成本,以满足大多数游客的“刚需”。十一黄金周如果取消,是和当前的出游趋势不符的。>>网友声音

    @哆叽:从北京自驾去西安,路上、景区到处都是人,玩得一点儿都不舒心,我看趁早把十一黄金周取消了吧,就算不取消,明年十一我也不出门了!

    @小野:这回放假和闺蜜一起去意大利自由行,玩得特别爽。建议大家都往外转转,别在国内那些著名景点里添堵了。

    @就不怂:就怕黄金周取消了,带薪假又无望,那才是真悲催!应该先实行带薪假,再取消黄金周。

    @非机动车:如果不在法律层面上解决用人单位公假落实,年假就如镜花水月,很多老百姓连每年的公休都被老板想尽办法“自觉奉献”了,根本就不指望能享受到年假了。
作者:田虎 通讯员:想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