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游须货真价实
http://www.hnta.cn 2014/7/30 15:46:51 来源:第一旅游网 点击:次
连日来,旅游市场上高校游十分火爆。但市场火爆的情况下,不少游客却反映高校游存在停留时间短、交流机会少、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高校游市场究竟如何?旅行社有怎样的苦衷?对此,笔者在山西和山东进行了调查走访。
火爆之外 问题重重
“高校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兼具观光和教育功能。孩子既能游玩,又能与高校师生交流学习,这样的旅游方式孩子喜欢,家长更喜欢。”一位家长说。
据了解,7月初到8月底正值高校游高峰,很多家长利用暑假带孩子提前感受大学的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太原的16家旅行社提供的80余条线路中,与暑期高校游有关的线路就达24条,并成为暑期最活跃的旅游线路之一。山东高校游同样火爆,银座旅游的“新加坡名校之旅”线路暑期发三次,名额基本已报满,只有8月9日的最后一个团还剩两、三个位子;山东旅行社的“英格兰、苏格兰8天游览剑桥大学”的团每月发7次,7、8两月的团都已基本报满。
市场火爆之外,不少游客却反映,高校游品质参差不齐,市场显得“乱哄哄”。近日,浙江大学毕业的成先生20余年来第一次回到母校,随行的还有他的孩子—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小成。为了让孩子对大学生活有所了解,几天前他们报了太原一家旅行社组织的华东五市暑期高校游。但让父子失望的是,旅游大巴仅仅在学校一生活区短暂停留后就疾驰而去,旅行社宣传页中所谓的亲密接触不过是15分钟下车休息时间。
“之前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北大、清华夏令营’,想感受一下知名高校的文化氛围。可事实上七八天的行程中,真正在北大、清华的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一位参加过高校游的学生迄今耿耿于怀,“我们只是在校园四处转了转,不要说和北大、清华的教授交流,就是和高校的学生都没机会交流”。
有名无实 限制较多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旅行社条件不完备、急功近利等原因,导致高校游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名无实”,六七天的高校游几乎变成了纯粹的“到此一游”。再加上目前高校接待能力有限,每到暑期大量游客涌入,无法让孩子们感受高校恬静、和谐的文化氛围,更无法让其真正长知识、增见识。
面对质疑,旅行社有着自己的苦衷。“旅行社的高校游产品大都是按市场需求设计的,产品层次、价位存在差异。”济南国信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张晓国说,与高校师生互动交流需要支付更多费用,其对应产品的价格自然会更高,然而目前国内高校游市场还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价格相对低廉,相应地聆听名校名师讲授的机会就少。
高校对旅游团的诸多限制也是问题之一。2010年起,继厦门大学指定旅行社消费餐厅后,北大、清华也对旅游团队进入校园施行了审批制度,每日放行的旅行团队不多于3000个,一度造成旅行社一纸批文难求的现象。
“在旅行社重金打造高校游之余,高校是否足够重视自身的形象?”山西友谊国旅总经理刘晓红认为,高校游热门线路中,学校本身的品质也值得质疑,北大、清华是北京旅游线路中的重要目的地,但一到旅游旺季,游商小贩就将校园层层包围,使得高校游品质大幅下降。
多方努力 正本清源
“在选择线路时要多咨询产品行程设计,然后量力而行选择合理价格、层次的产品。”张晓国提醒游客,对已选产品要合理期待,要求不要过分苛刻。
一些旅游专家认为,高校游倡导的文明和求知,是对学生毕业狂欢季的理性修正,与应届高考生在考试之后的狂欢行为有着鲜明的反差,与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值自然存落差,校方可适当考虑认可定制旅游,让大众化团队与高校生活更紧密地融合。
从旅行社到学校不同的意见看,高校游失望的不仅仅是游客。“或许开展高端定制旅游,设计师生对话、住宿体验等活动,才是正本清源的最佳途径,也是对高校公共资源最大化的合理运用。”刘晓红说。
“高校游并不是简单地观光,而是有组织地针对学生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教育主题活动,把教育融入旅游之中,让学生在旅游中快乐学习”,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张老师说,高校游路线不能简单改造成人旅游路线,要避免“赶时间、赶景点、赶商店”的旅游方式;应设计好参观时间和线路,并确定哪些景点可以开放,哪些景点不适宜开放;同时,旅行社也不能只顾赚钱,导游和家长要加大对孩子的教育力度: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使“高校游”真正“游”出意义。
火爆之外 问题重重
“高校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兼具观光和教育功能。孩子既能游玩,又能与高校师生交流学习,这样的旅游方式孩子喜欢,家长更喜欢。”一位家长说。
据了解,7月初到8月底正值高校游高峰,很多家长利用暑假带孩子提前感受大学的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太原的16家旅行社提供的80余条线路中,与暑期高校游有关的线路就达24条,并成为暑期最活跃的旅游线路之一。山东高校游同样火爆,银座旅游的“新加坡名校之旅”线路暑期发三次,名额基本已报满,只有8月9日的最后一个团还剩两、三个位子;山东旅行社的“英格兰、苏格兰8天游览剑桥大学”的团每月发7次,7、8两月的团都已基本报满。
市场火爆之外,不少游客却反映,高校游品质参差不齐,市场显得“乱哄哄”。近日,浙江大学毕业的成先生20余年来第一次回到母校,随行的还有他的孩子—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小成。为了让孩子对大学生活有所了解,几天前他们报了太原一家旅行社组织的华东五市暑期高校游。但让父子失望的是,旅游大巴仅仅在学校一生活区短暂停留后就疾驰而去,旅行社宣传页中所谓的亲密接触不过是15分钟下车休息时间。
“之前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北大、清华夏令营’,想感受一下知名高校的文化氛围。可事实上七八天的行程中,真正在北大、清华的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一位参加过高校游的学生迄今耿耿于怀,“我们只是在校园四处转了转,不要说和北大、清华的教授交流,就是和高校的学生都没机会交流”。
有名无实 限制较多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旅行社条件不完备、急功近利等原因,导致高校游正在变得越来越“有名无实”,六七天的高校游几乎变成了纯粹的“到此一游”。再加上目前高校接待能力有限,每到暑期大量游客涌入,无法让孩子们感受高校恬静、和谐的文化氛围,更无法让其真正长知识、增见识。
面对质疑,旅行社有着自己的苦衷。“旅行社的高校游产品大都是按市场需求设计的,产品层次、价位存在差异。”济南国信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张晓国说,与高校师生互动交流需要支付更多费用,其对应产品的价格自然会更高,然而目前国内高校游市场还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价格相对低廉,相应地聆听名校名师讲授的机会就少。
高校对旅游团的诸多限制也是问题之一。2010年起,继厦门大学指定旅行社消费餐厅后,北大、清华也对旅游团队进入校园施行了审批制度,每日放行的旅行团队不多于3000个,一度造成旅行社一纸批文难求的现象。
“在旅行社重金打造高校游之余,高校是否足够重视自身的形象?”山西友谊国旅总经理刘晓红认为,高校游热门线路中,学校本身的品质也值得质疑,北大、清华是北京旅游线路中的重要目的地,但一到旅游旺季,游商小贩就将校园层层包围,使得高校游品质大幅下降。
多方努力 正本清源
“在选择线路时要多咨询产品行程设计,然后量力而行选择合理价格、层次的产品。”张晓国提醒游客,对已选产品要合理期待,要求不要过分苛刻。
一些旅游专家认为,高校游倡导的文明和求知,是对学生毕业狂欢季的理性修正,与应届高考生在考试之后的狂欢行为有着鲜明的反差,与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值自然存落差,校方可适当考虑认可定制旅游,让大众化团队与高校生活更紧密地融合。
从旅行社到学校不同的意见看,高校游失望的不仅仅是游客。“或许开展高端定制旅游,设计师生对话、住宿体验等活动,才是正本清源的最佳途径,也是对高校公共资源最大化的合理运用。”刘晓红说。
“高校游并不是简单地观光,而是有组织地针对学生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教育主题活动,把教育融入旅游之中,让学生在旅游中快乐学习”,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张老师说,高校游路线不能简单改造成人旅游路线,要避免“赶时间、赶景点、赶商店”的旅游方式;应设计好参观时间和线路,并确定哪些景点可以开放,哪些景点不适宜开放;同时,旅行社也不能只顾赚钱,导游和家长要加大对孩子的教育力度: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使“高校游”真正“游”出意义。
作者:网络来源 通讯员: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出国游该为“旅游素质”补一课 2014/7/30 15:45:49
- 美国签证崩溃暂停签证申请 中国游客赴美受影响 2014/7/29 11:02:48
- 国家旅游局通报:旅游市场整治 无证经营仍突出 2014/7/29 11:01:12
- 上半年旅游收入1.6万亿 全年3.3万亿 2014/7/29 10:59:04
- 2014年第2季度旅游景区大调研 2014/7/29 10:56:47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