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全力打造“大黄河旅游”知名品牌
第二十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回眸
http://www.hnta.cn 2014/5/29 8:43:35 来源:大河网 点击:次
黄河旅游节蕴含的转型发展大思维
二十二载的坚持,不是偶然,背后蕴含的是三门峡市清晰的发展思维。
这个思维就是转型发展。
曾几何时,三门峡依托丰富的矿藏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型开采、生产和加工业,已经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金属和能源开发与生产基地。但是,随着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支撑经济发展的黄(黄金等有色金属)、白(铝土)、黑(煤炭)等主要矿产出现资源危机,甚至是枯竭现象。和所有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一样,三门峡还面临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的现状,工业占了全部经济总量的67%,而资源性工业占据了工业总量的 70%。
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呼啸而至时,当时该市的主要工业品价格大幅下滑,导致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GDP增速降至3.1%,为历年来的最低点。这些都暴露出三门峡对资源依赖性过高、产业链条短、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严峻的形势使三门峡的决策者强烈地意识到:“资源优势”已经悄然变成“资源陷阱”,不仅资源濒临枯竭,环境难以承受,更会让当地经济的发展陷入绝境。如何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这一难题,成了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心。
“2009年,我们痛定思痛,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跳出资源陷阱,立足早转型,快转型,努力找到契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三门峡市委书记杨树平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三门峡决心强力实施以大通关、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建设和高新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四大一高”战略,其核心是激活投资、出口和内需三大经济增长要素,实现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大三产,三次产业协调运转,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步伐,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
事实证明,这是一条高瞻远瞩的转型发展之路。三门峡提出“四大一高”战略,通过大交通和大通关设施的建设,强化转型发展的基础支撑;通过发展大商贸和大旅游,集聚人气、商气,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发展高新产业,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水平。通过多轮驱动,实现三门峡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竞争优势。
作者:本站 通讯员:
(责任编辑:张树坤)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