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新闻 >> 推荐新闻 >> 正文
《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公报》显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有225处
http://www.hnta.cn 2012-12-7 9:12:01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4日发布的《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公报》显示,自1982年我国正式建立风景名胜区制度以来。30年间,风景名胜区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风景名胜区体系,为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国务院共批准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25处,面积约10.36万平方公里;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共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737处,面积约9.01万平方公里,两者总面积约19.37万平方公里。这些风景名胜区基本覆盖了我国各类地理区域,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比例由1982年的0.2%提高到目前的2.02%。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在世界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世界遗产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国现有43处世界遗产地中,共涉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

    《公报》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接待游客21.4亿人次。其中,2010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4.9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直接旅游收入达397亿元。

    《公报》特别指出,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在世界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世界遗产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国现有43处世界遗产地中,共涉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

    《公报》还指出,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建设、城乡建设、旅游开发对风景名胜区的压力仍然十分突出。一些地方过于注重风景名胜区的经济功能,片面强调旅游开发,收取高额门票,出让或转让经营权,严重影响了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一些地方不顾风景名胜资源不可再生的特殊性,违章建设,错位开发,导致风景名胜区资源破坏严重;还有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论证,随意侵占、穿越风景名胜区,严重破坏其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价值。

    《公报》强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要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方针,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扩大国际交往,把风景名胜区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精神家园。

作者:刘巍 通讯员:
(责任编辑:刘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