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新闻 >> 新闻速递 >> 正文
五大提醒:教你如何旅游防忽悠
http://www.hnta.cn 2012-3-14 11:50:41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
    对于旅游而言,每年“3.15”的主题都是维权、打假。近年来,虽然旅游行业规范正在逐步完善,但每年都有游客遇到众多侵权事件。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关于旅游消费的投诉共3581件,占总投诉比例约0.5%。那么,作为游客,应如何擦亮双眼,看到旅游途中可能存在的陷阱,应该如何辨别旅游市场上的各类山寨、欺诈行为,防止上当受骗,维护自己的权益呢?今年“3.15”来临之际,我们根据近期发生的旅游投诉事件,为游客梳理出时下旅游消费中的五类陷阱。

提醒1:宣传单价格大多都是“起步价”
    低价是旅行社吸引游客的最佳武器,值得注意的是,宣传单上的价格大多都是“起步价”,就是在最合理分配旅游资源时,他们勉强能达到的旅游配置。在此期间,如果你有任意一点不符合他们的条件,就会要求另外加钱。例如,住喜来登大酒店两晚2290元的海南游,此价格只适合人数为偶数时的报名。如果是一名或三名游客,旅行社会要求补交700元的房差,否则就要和陌生人合住,大多数游客都因不喜欢合住而交纳差价。
    由于近年自由行受到很多游客青睐,不少旅行社在自由行上做起文章。其中,有不少所谓买机票送酒店的“自由行”线路其实也有猫腻。这种线路号称游客购买往返机票,就能享受旅行社赠送的酒店住宿,但这却有附加条件,即游客必须自费购买几百元的景点门票。事实上这些通过旅行社购买的景点门票,旅行社最多8折就可在景区购买,如果加上景点回扣以及达到相当总量后反馈的佣金,游客付出的门票费用已经超过了酒店成本。

提醒2:目的地消费陷阱多
    春节时闹得沸沸扬扬的三亚宰客事件刚刚平息,网络上又曝出许多游客购物被骗事件。
    据了解,近日,网友张女士在海南旅游时,在某玉器店花了3000元购买了一只玉镯,回家之后才发现是假货。一名王姓网友曾通过媒体反映,他在云南旅游时在当地商家的推荐下购买了名为“卡丹不农”的藏药。回家后他在网上输入这种药名,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网上根本就没有这种药。而类似于此的在旅游目的地消费上当受骗的案例不在少数。
    因为部分地区监管不力,行业自律性差,景区购物的陷阱也颇多。对此,业内人士给广大游客一些提示,以供今后旅行购物时做参考。首先,在景区购物时要选择正规、最好是经过当地旅游部门认可的商店,否则很容易高价买到次品,影响购物心情。其实购物时最佳的选择是去当地人购物的商场或超市,价格和质量都会公道。

提醒3:旅游保险责任不清
    目前,市面上的旅游保险五花八门,如何分清其中的奥秘呢?业内人士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分清医疗责任。相关资料显示,很多人在旅行时都会出现比如轻微皮外伤等问题,意外医疗部分不可忽视。专家指出,意外医疗包括门诊及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住院费用医疗险不管是因疾病还是意外住院,均可以报销社保用药中的自负部分。
    其次,救援责任有时很管用。旅游时若发生属于保险责任的保险事故,不仅可以得到赔偿,有救援责任的部分产品还可以申请由保险公司直接垫付医疗费用。这样,客户一旦出险,除了可以实现保费的实时垫付外,还可进行医疗转运服务。
    再次,特殊运动可加保项目。比如要参加攀岩、潜水等户外极限运动,可以选择加保附加高风险运动保险。这项保险不在普通旅游意外险的保障范围之内,在购买保险时要特别留意。
    最后,了解清楚投保项目后再签字。意外险的保障范围很杂也很广,不同的公司所保的项目也不尽相同。确认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的承保范围,或向销售人员咨询。对于一些保险项目有前提要求的,如最高保障金额和投保年龄限制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事后麻烦。

提醒4:网购旅游产品有漏洞
    时下,不少游客喜欢通过网络预订机票、酒店,或者团购旅游产品,既方便又经济。不过,目前网购旅游准入门槛低,对消费者有一定风险。据了解,有酒店业人士指出,在淘宝等一些C2C购物平台上的卖家,很多都不是酒店自身,而是各种中小代理甚至网上黄牛。这些卖家往往打着低价的幌子来吸引客人,但是很多价格都是不实的,要么是最后无法下单预订,要么是预订时被告知酒店价格已经上涨。更加麻烦的是,已经付款了却被告知涨价了,顾客要求退款,而手续却相当繁琐。
    有报道显示,有消费者投诉,其在某C2C网站上帮朋友预订某五星级酒店豪华房,看到一个卖家标价为450元/晚,且网上显示还有100多个房间可预订。但这位消费者与卖家联系时对方却告知,450元的房间没有了,该房间现在的价格是950元,一下子上涨了一倍多。卖家还称,很多网站的酒店标价都很低,实际上却没有这么多低价房,这只是吸引客人询价的一种手段。
    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正规酒店预订平台,网上预订酒店时,遇到报价与市场价相差甚远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方面核实一下,切莫图一时便宜吃了大亏。
    此外,前年兴起的团购以其低廉、方便的特点至今受到不少消费者关注,但其也会有一些潜在的漏洞。比如在网上以某旅游为主题进行搜寻,出现网站链接达数万个,其中有一些网站为了吸引顾客,在标题显眼部分只会打出吸引人的信息,而一些使用时限、附加信息则故意不标注或标注在不显眼的位置,顾客们稍不留心就会被蒙骗。

提醒5:旅途中防“被宰”
    旅游途中少不了食宿、购物、交通等消费,不少消费者都遭遇过“被宰”的情况,比如买纪念品漫天要价、乘车绕路涨价、住宿价格离谱等。如何避免旅途中消费“被宰”呢?旅行前的目的地信息准备非常重要。
    在此提醒消费者,在出行前尽量先查看目的地旅游攻略,充分了解当地信息,包括物价行情等,这样到了之后进行消费时才能辨别并选择是否进行消费,不至于“被宰”。在网上预订好目的地机票、酒店后,可以进入旅行频道,查看目的地的旅游攻略,提前做好功课。同时要提醒消费者,一旦遭遇宰客事件,要及时保留证据,进行维权。
作者:申志 通讯员:
(责任编辑:申志)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