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
http://www.hnta.cn 2017/9/2 10:20:52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次
一个目标
力争到2020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量达到9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万亿元
五大提升工程
旅游服务提升、旅游交通提升、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产业提升、旅游管理提升
五个方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标准化
五大要求调结构、转动能、固优势、补短板、破瓶颈
20项行动
加快推动旅游产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型、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跨越
(一)调结构
1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行动
●一是做强郑州大都市旅游圈。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贾鲁河航道郑州段等旅游景观廊道,整合如意湖、龙湖、象湖、龙子湖和新乡平原新区凤湖等生态旅游区域,联动开封西湖、运粮湖以及许昌市区河湖水系,融入旅游功能,打造开放共享的城市休闲旅游空间。重点支持郑州方特欢乐世界、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绿博园、园博园、新郑黄帝故里、新密伏羲山、荥阳孤柏渡、开封恒大童世界、银基文化产业园、巩义竹林长寿山风情古镇等旅游项目建设。加快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旅游一体化发展,推动资源整合开发、服务协调衔接、管理协同联动、宣传互为推广,构建郑州大都市旅游圈。
●二是做大中原城市群旅游圈。依托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加快构建中原城市群无障碍旅游机制,推出兼具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功能的旅游一卡通服务,逐步实现旅游执法与救援一体化、旅游交通零换乘、旅游数据共享。
●三是打造郑汴洛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郑州、开封、洛阳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河南自贸试验区)为依托创建全国首个跨区域全域旅游示范区,并联动黄河、丝绸之路、大运河等自然、文化遗产资源,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四是构建跨区域旅游协作圈。支持安阳、新乡、鹤壁、焦作、济源构建太行山旅游协作圈,打造国际知名观光运动旅游目的地。支持洛阳、平顶山、三门峡、南阳构建伏牛山旅游协作圈,打造国内一流度假养生旅游目的地。支持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构建生态豫南旅游协作圈,打造国内知名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2 旅游产品结构优化行动
●一是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品。打造太行山运动度假旅游产业集群、伏牛山养生度假旅游产业集群、大别山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集群、嵩山文化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集群、黄河小浪底滨水度假旅游产业集群。积极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度假酒店品牌,加快开发温泉、湖泊、山地、森林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重点培育一批休闲街区、民宿客栈、旅游演艺等休闲度假业态,到2020年创建2-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实现倍增。
●二是积极打造精品景区。通过动态管理,提升现有5A级旅游景区的品质和品牌影响力。加快南阳内乡宝天曼、淅川丹江湖、新乡八里沟、淮阳太昊陵、洛阳黛眉山、信阳鸡公山、黄河小浪底大坝、济源王屋山、新密伏羲山等创建5A级旅游景区步伐。争取创建5家以上5A级旅游景区,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占A级旅游景区比例超过45%。严格控制3A级以下旅游景区数量扩张,淘汰一批资源匮乏、设施陈旧、增长乏力的旅游景区。
3 旅游客源结构优化行动
●一是实施“引客入豫”行动。进一步加强长三角、京津冀、泛珠三角等客源市场开发,实施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的互游计划和定向精准营销。发挥高铁旅游联盟平台作用,制定旅游专列奖扶政策。积极开展针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客源城市的宣传促销活动。
●二是实施“留客在豫”行动。通过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景区配套服务水平、优化旅游市场环境等举措,力争到2020年国内游客在我省平均停留天数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入境游客在我省平均停留天数在全国的位次比2015年提升5位。
4 旅游消费结构优化行动
●一是提升购物消费比重。依托老字号品牌,突出地域文化特点,推出一批特色旅游商品,将少林功夫、太极文化、洛阳牡丹、开封菊花、木版年画等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消费品设计,开发实用、美观、便携的旅游商品。力争到2020年旅游购物消费比重比2015年上升3.5个百分点。
●二是提升餐饮消费比重。挖掘我省传统菜系和地方特色餐饮,弘扬豫菜文化,推出一批风味美食,建设一批美食街区,力争到2020年旅游餐饮消费比重比2015年上升3个百分点。
●三是降低门票收入比重。丰富景区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优化旅游服务,努力扭转全省旅游景区门票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偏高的局面。
●四是降低旅游交通成本。推出针对省外远程游客的空铁联运优惠政策,鼓励在线汽车租赁企业推出更多面向游客的落地自驾产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使全省旅游交通成本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五是盘活旅游住宿业。推广分享住宿经济模式,推动城市公寓、闲置房产等与旅游住宿业相结合,有序引导非标住宿发展。
5 旅游投资结构优化行动
●一是扩大旅游有效投资规模。推动年度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尽快落地。研究制定《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名录》,并积极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到2020年旅游投资增幅比同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出8个百分点。
●二是加强旅游投资引导。每年召开旅游投融资大会,发布旅游投资报告。合理引导房地产、矿产、钢铁等领域资金转投乡村旅游、度假旅游、低空旅游、在线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自驾旅游等高成长性旅游项目。逐步淘汰空壳旅游项目。
力争到2020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量达到9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万亿元
五大提升工程
旅游服务提升、旅游交通提升、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产业提升、旅游管理提升
五个方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标准化
五大要求调结构、转动能、固优势、补短板、破瓶颈
20项行动
加快推动旅游产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型、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跨越
(一)调结构
1 旅游空间结构优化行动
●一是做强郑州大都市旅游圈。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贾鲁河航道郑州段等旅游景观廊道,整合如意湖、龙湖、象湖、龙子湖和新乡平原新区凤湖等生态旅游区域,联动开封西湖、运粮湖以及许昌市区河湖水系,融入旅游功能,打造开放共享的城市休闲旅游空间。重点支持郑州方特欢乐世界、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绿博园、园博园、新郑黄帝故里、新密伏羲山、荥阳孤柏渡、开封恒大童世界、银基文化产业园、巩义竹林长寿山风情古镇等旅游项目建设。加快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旅游一体化发展,推动资源整合开发、服务协调衔接、管理协同联动、宣传互为推广,构建郑州大都市旅游圈。
●二是做大中原城市群旅游圈。依托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加快构建中原城市群无障碍旅游机制,推出兼具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功能的旅游一卡通服务,逐步实现旅游执法与救援一体化、旅游交通零换乘、旅游数据共享。
●三是打造郑汴洛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郑州、开封、洛阳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河南自贸试验区)为依托创建全国首个跨区域全域旅游示范区,并联动黄河、丝绸之路、大运河等自然、文化遗产资源,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四是构建跨区域旅游协作圈。支持安阳、新乡、鹤壁、焦作、济源构建太行山旅游协作圈,打造国际知名观光运动旅游目的地。支持洛阳、平顶山、三门峡、南阳构建伏牛山旅游协作圈,打造国内一流度假养生旅游目的地。支持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构建生态豫南旅游协作圈,打造国内知名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2 旅游产品结构优化行动
●一是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品。打造太行山运动度假旅游产业集群、伏牛山养生度假旅游产业集群、大别山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集群、嵩山文化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集群、黄河小浪底滨水度假旅游产业集群。积极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度假酒店品牌,加快开发温泉、湖泊、山地、森林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重点培育一批休闲街区、民宿客栈、旅游演艺等休闲度假业态,到2020年创建2-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实现倍增。
●二是积极打造精品景区。通过动态管理,提升现有5A级旅游景区的品质和品牌影响力。加快南阳内乡宝天曼、淅川丹江湖、新乡八里沟、淮阳太昊陵、洛阳黛眉山、信阳鸡公山、黄河小浪底大坝、济源王屋山、新密伏羲山等创建5A级旅游景区步伐。争取创建5家以上5A级旅游景区,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占A级旅游景区比例超过45%。严格控制3A级以下旅游景区数量扩张,淘汰一批资源匮乏、设施陈旧、增长乏力的旅游景区。
3 旅游客源结构优化行动
●一是实施“引客入豫”行动。进一步加强长三角、京津冀、泛珠三角等客源市场开发,实施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的互游计划和定向精准营销。发挥高铁旅游联盟平台作用,制定旅游专列奖扶政策。积极开展针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客源城市的宣传促销活动。
●二是实施“留客在豫”行动。通过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景区配套服务水平、优化旅游市场环境等举措,力争到2020年国内游客在我省平均停留天数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入境游客在我省平均停留天数在全国的位次比2015年提升5位。
4 旅游消费结构优化行动
●一是提升购物消费比重。依托老字号品牌,突出地域文化特点,推出一批特色旅游商品,将少林功夫、太极文化、洛阳牡丹、开封菊花、木版年画等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消费品设计,开发实用、美观、便携的旅游商品。力争到2020年旅游购物消费比重比2015年上升3.5个百分点。
●二是提升餐饮消费比重。挖掘我省传统菜系和地方特色餐饮,弘扬豫菜文化,推出一批风味美食,建设一批美食街区,力争到2020年旅游餐饮消费比重比2015年上升3个百分点。
●三是降低门票收入比重。丰富景区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优化旅游服务,努力扭转全省旅游景区门票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偏高的局面。
●四是降低旅游交通成本。推出针对省外远程游客的空铁联运优惠政策,鼓励在线汽车租赁企业推出更多面向游客的落地自驾产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使全省旅游交通成本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五是盘活旅游住宿业。推广分享住宿经济模式,推动城市公寓、闲置房产等与旅游住宿业相结合,有序引导非标住宿发展。
5 旅游投资结构优化行动
●一是扩大旅游有效投资规模。推动年度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尽快落地。研究制定《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名录》,并积极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到2020年旅游投资增幅比同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出8个百分点。
●二是加强旅游投资引导。每年召开旅游投融资大会,发布旅游投资报告。合理引导房地产、矿产、钢铁等领域资金转投乡村旅游、度假旅游、低空旅游、在线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自驾旅游等高成长性旅游项目。逐步淘汰空壳旅游项目。
作者:本站 通讯员:本站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 全省旅游业转型发展工作会议在郑召开 2017/9/1 8:44:12
- 我局举行新任正处级领导职务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仪式 2017/8/30 10:11:39
- 银旅牵手 共赢发展 我局与中原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7/8/29 8:51:15
- 我局举办“河南旅游大讲堂”文化讲堂活动 2017/8/28 10:44:26
- 省旅游局组织党员志愿者赴戊院社区参加“老人聚聚乐”活动 2017/8/25 17: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