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省内新闻 >> 正文
全省旅游工作会系列报道“学典型”之济源
http://www.hnta.cn 2017/2/14 10:44:44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2015年7月,济源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先后7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召开研讨会、反复论证,2016年9月在全省首家通过评审,明晰了“打造乐居乐游乐养旅居慢城和花园式休闲养生度假目的地”的发展目标。
    二是强化规划融合。将全域旅游规划作为先导性规划,统筹全市“十三五”规划编制,与交通体系、城市水系、海绵城市、智慧城市、花园城市和美丽乡村、国土资源、绿色发展等重大专项规划有机融合、无缝对接。
    三是强化规划统筹。在小浪底北岸旅游度假区、王屋山道文化旅游小镇等区域性规划和自驾车露营地、乡村旅游等专项性规划的编制中,与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片区功能划分相统一、相契合,由面到点下好全域旅游“一盘棋”。
    二、全域体制一体化,提供“共建共荣”大保障
    济源从政府、企业、社会层面进行改革创新,把全域旅游作为综合性、创新性工程,建立相应的领导体系、保障机制和市场体制,凝聚起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是顶层设计,高位推动。2015年济源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四大家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解决全域旅游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将全域旅游纳入全市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实施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任务全覆盖;成立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落实职能、人员、编制、经费,统筹全域旅游发展;设立旅游巡回法庭、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等工作;聘请国内知名旅游专家为济源经济社会发展顾问,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创新体制,市场运作。整合南太行及沿黄旅游资源,组建正处级的旅游集团及小浪底北岸新区管委会,将沿黄明珠岛、北部531遗留厂房等闲置资产和原属文广部门的阳台宫、济渎庙、原属农业部门的卢仝茶园等资源划归旅游集团经营管理,盘活“沉睡”资源,激发发展活力。根据全域旅游规划,积极谋划包装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小浪底黄河水城等项目签约,道境广场等48个项目已落地开工建设。
    三是整合资金,加大投入。2016年起,市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全域旅游专项资金,用于宣传营销、奖励补助等;出资2000万元设立旅游发展基金,用于旅游企业融资增信担保;整合交通、住建、农业、一体办等部门资金3亿余元,用于全域旅游配套项目建设;在全域旅游示范区2年创建期内,市财政列支2000万元用于创建扶持。
    三、全域产业一体化,激发“融合发展”新潜力
    济源在规划衔接、部门协同、产业融合方面,围绕“旅游+”做足融合文章,激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充分彰显旅游产业的带动性、包容性。
    一是文旅融合,打造文化山水名片。围绕“一山一水一精神”城市品牌,挖掘王屋山天下第一洞天、济水发源地、愚公移山精神高地文化,投资5亿余元,实施了道境广场、天坛神路、道德经卷原土石刻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了小浪底北方水城、雩祭小镇等一批招商项目,谋划了愚公移山干部学院及纪念馆、济水源文化产业园、王屋山道文化产业园、道教学院等重点项目;体育部门的荣耀城市项目、宗教部门的道教音乐演艺活动、商务部门的中外客商看济源活动等都把旅游形象展示、资源推介作为重要内容;宣传、文化和镇办组织的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摄影节、诗歌节等活动,都围绕全域旅游展开。
    二是农旅融合,打造生态观光名片。建设养生嘉园、玉泉都市农业等50余个观光休闲农业园,石板沟、太行周庄等10个特色农庄,大峪、邵原、王屋等镇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旅游局、扶贫办、财政局、规划局、农牧局五部门联合实施了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通过项目策划、后备箱经济、村企结对帮扶、人才培训、创客基地培育等形式,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2016年全市751户2547人实现脱贫,其中旅游产业对脱贫攻坚贡献率达到30.7%。
    三是城旅融合,打造灵秀济源名片。将中心城区定位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区,老城区主打济水源文化特色“古”“闲”小镇,新城区主打综合功能景观型济东“新活”区。世纪广场樱花友谊林建设、海绵城市示范项目等一批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园林绿化品位,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加优美舒适的休闲环境。
    四、全域交通一体化,构建“快旅慢游”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济源率先在全省实现“镇镇通”高速公路,“村村通”柏油路,“组组通”硬化路,旅游交通联通、旅游交通配套、旅游交通美化始终是重要内容。
    一是外部打通“2小时区域旅游圈”。以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水运、通用航空机场谋划建设为重点,以200公里“2小时区域旅游圈”为核心,交通围绕旅游先行,焦济洛城际铁路、通用航空机场前期进展顺利,济阳、济洛高速开工建设,南太行旅游道路即将开工,呼南高铁途经济源线路敲定,规划建设小浪底水库至三门峡Ⅳ级航道等5条航道及孤山峡轮渡码头。
    二是内部互联“半小时城郊休闲带”。与公共服务、乡村旅游、休闲体系、“3+1”提升等工程相结合,道路建设优先服务全域旅游发展,坡头滨湖大道等6条乡村旅游道路建成投用;公交线路布局服务全域旅游,新增公交线路16条,五龙口景区、玉泉农业生态园、南山森林公园等旅游热点区域半小时内可达;在旅游热点区域布局新能源汽车租赁点48个,投放300辆电动车,解决了游客绿色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是全域打造“最美路上风景”。实施了小浪底旅游专线、邵吉线、渠马线、黄孤线、阳下路、水牛线和石寺线“5+2”旅游景观廊道;王屋山、五龙口、黄河三峡等景区率先构建景区内部环线,“不走回头路”拉长旅游线路、“别样风景”增添旅游内涵;2014年济源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区域性试点城市,为全域旅游而增加的骑行绿道200余公里、健康步道300余公里、1000辆公共自行车等休闲设施,让游客“慢下脚步”“静享时光”。
    五、全域服务一体化,营造“主客共享”大空间
    济源2005年成为全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014年成为全省全域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城镇化率达到59.4%,全域服务一体化提升成为全域城乡一体化惠民利民的又一“撬动点”。
    一是公共设施全域覆盖。城市旅游集散中心2015年建成投用,高速下站口旅游服务站完成规划布局,五龙口、小沟背等景区旅游服务中心完善提升;依托加油站、星级酒店、购物商场等,完善旅游咨询服务,构建了由点到面的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市财政先后列支800万元,在市区通往景区、热点休闲区域的主干道上新建提升旅游厕所30座、正在推进49座;新增、完善旅游标识标牌350余面,范围覆盖至新兴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点。
    二是公共服务全域提升。将“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到城市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精准扶贫与“互联网+”等工作之中,在直饮水、公共厕所、景观小品、交通道路、停车港湾、公交车布局等方面主动融入旅游元素、提升旅游功能。加快城乡垃圾和污水处理无缝对接;新增50台直饮水设备、新建景观游园8个,公园绿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让游客和本地居民共享全域游憩空间。
    三是公共空间全域惠民。城展馆、篮球馆、科技馆、博物馆、文化城等场所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提升都市游内涵;依托济渎庙、奉仙观等历史文化区和宣化街等现代商业区,加快推进特色旅游街、文化产业创意园区等旅游载体建设,打造面向市民与游客的城市商业游憩区。
    六、全域生态一体化,打造“惠民飨客”大民生
    济源持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创建工作,大大改善全域生态环境,碧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蓝天白云成为绿色招牌。
    一是城乡环境更加美丽。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改造提升、美化亮化、环境秩序和黑臭水体整治,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54%和42.0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38平方米;11镇全部跨入省园林城镇行列,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园林城镇”;实行“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模式,完成蟒河、湨河、苇泉河等河流清淤近20公里;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开展农村家庭宅院、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推进农村环卫市场化、垃圾分类处置、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城乡环境更加美丽宜居宜游。
    二是美丽乡村更具魅力。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要求,大力推进改房、改水、改厕、改能、改路“五改”工程;围绕主干道、主要旅游线路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示范区5个、示范带10个、示范镇2个,集中力量建设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11个,大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镇(点),建成克井白涧、坡头郝山、邵原黄楝树等一批精品特色村,坡头、五龙口两镇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大峪东沟入选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宜居村庄,大峪、邵原4镇入选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大峪东沟、邵原黄楝树入选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三是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强力“控煤、抑尘、治气、控车、减排、增绿”,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11天,大气污染防治收到省政府通报表彰;实施了冬春“3+1”绿化工程、绿色“八创”活动、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工程、碧水蓝天工程等,天更蓝,水更绿,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南山被评为中国森林氧吧,白天鹅、黑鹳等国家保护动物频频光顾济源,济源已然成为一座幸福小城、魅力小城。
    新形势下,济源将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抢抓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机遇,坚持“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区域联合、力量聚合”,推动全域旅游“六位一体”,叫响一山(王屋山)一水(济水源)一精神(愚公移山)品牌,为把济源建设成又富又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不懈努力,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力量!
作者:本站 通讯员:
(责任编辑:申志)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