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省内新闻 >> 正文
如何让“冬游”火起来
http://www.hnta.cn 2010-11-2 9:07:21 来源:大河报 点击:

  世博会结束了,喧嚣了半年的世博游终于消停下来。由于气候已进入秋末季节,除了南方的线路、景区外,国内大部分旅游景区已进入传统的淡季,不少国内景点宣布开始执行淡季价,有的景区门票价格降幅达六成。也有部分知名度不高、冬季游人稀少的山水景区已经开始了“冬眠”的准备。
    对省内不少旅游景区尤其是山水景区来说,今年旅游成绩基本可以“定型”,接下来就是琢磨如何应对旅游淡季,“多挣一个是一个”。
    省内景区“红叶”独秀
    天气变冷,游客出游欲望降低,不仅自然山水景区的游客骤减,人文景区也会明显受到影响。记者从省会部分旅行社获悉,在暑期以及黄金周前后的旅游旺季,不少省内景区的线路可以做到天天发团,其他正常季节每周的二、四、六一般也能成团;而近日除了以外地客源为主的郑汴洛焦传统线路还可以每天发大小不等的团外,其他景区咨询和报名游客量明显减少,相当一部分景区的报名游客已经很难成团。
    据了解,一些山水景区前不久推出的红叶游吸引了不少游客,如嵩山红叶节暨登山大赛、尧山红叶节以及万仙山、神农山、王屋山、黄河三峡、龙峪湾等景区推出的赏红叶活动,都引起不少游客的兴趣。深航假期旅行社黄河路店的店长焦秀丽说,这几个景区的红叶游开始以来,旅行社周末接收的游客量基本都可以成团。
    多数景区冬季“封山”
    业内人士分析,省内的红叶游一般可持续到11月中旬。到了11月底,省内山水景区基本就进入“冬天”了,此时,大部分景区把淡季作为联系客户、拜访客户的好时期,另外,淡季也是景区练内功的时候,为提高员工的接待能力和业务能力,对员工来一次全面的培训,也有一些交通条件、安全条件不太好以及冬季景观不理想的景区会采取“封山”的办法来“过冬”。
    河南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毅兵分析,北方许多山水景区受季节制约比较明显,进入冬季后,景区一片萧然,没花没草没叶,加上路途遥远,天气寒冷,使游客产生不了游玩的兴致。如果遇上下雪天气,山路难行,危险性加大,景区就要主动“闭门谢客”。另外,山上冬季防火任务重,也使景区对接待游客产生顾虑。
    郑州金辉旅行社的孙艳称,到了冬季,中原地区的游客常常跑到南方避寒,海南游、云南游火爆;也有一些游客会加入到往北方向的“冰雪游”,南北两头热,把中间“晾起来”了。孙艳认为,河南一些冬季景色不错、交通到达性较好的景区,其实完全可以开发冬季旅游市场的潜力,把游客的潜在需求开发出来,把“冬游”这块蛋糕做起来。

    部分景区试水“冬游”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市场开拓意识较强的省内知名景区,近年已开始了“冬游”的探索。据了解,云台山景区从12月到来年2月执行“淡季门票价格”,门票由120元/人优惠至60元/人。由于云台山景区内部交通费每人需60元,因此,淡季优惠期间到云台山游玩,每人只需120元,符合半价条件优惠的每人需90元,符合免费条件的每人则需60元。据说这是省内第一家执行淡季价的景区。 
    冬季的云台山被大自然装扮得银装素裹,冰清玉洁,群山莽莽苍苍,雄浑奇劲,游客不到东北就可以领略到壮美苍茫的北国风光,可观赏到玉树琼花的冰瀑、冰挂、冰柱等景致。

作者:魏国剑 通讯员:
(责任编辑:明珠)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