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省内新闻 >> 正文
“假证办理”黏上旅游 “种类齐全”后患无穷
http://www.hnta.cn 2010-7-7 8:20:35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
 


    使用“假证”后患无穷
    记者将此事反映给了河南省旅游局有关部门。河南省旅游局表示,导游资格证是考生通过参加经国家旅游局授权、由河南省旅游局组织的全省考试后取得的从业资格证书;导游证是取得资格证后履行岗前培训、注册登记等相关程序后获得的IC卡证件;旅行社经理资格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2004年7月1日施行后,已自行取消。三种证照都有严格的考试及档案管理流程,特别是IC卡是具有电子芯片的,假证不可能具备刷卡功能;而导游资格证只能证明持有人具备从业资格,不能作为从业上岗的证照,从法律上讲,是不能直接使用的;而旅行社经理资格证由于停考多年,已经不再作为设立旅行社的必要条件之一了。
    该负责人还介绍,“黑导”一直是全国旅游行业整治的重点。目前各旅游企业加强了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很多景区门前也设置了刷卡装置,各旅游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也会不定期的在旅游景区和热点地区进行明察暗访。因此,奉劝公众,如果希望从事旅游行业工作,就必须依法取得相关从业资质证件。我国《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无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对于使用伪造证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可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案例回顾,多人受罚
    据宁波日报报道,2004年8月,宁波市旅游质监部门在奉化溪口发现一男子使用假导游证带团,被依法查处;据《新京报》报道,2007年5月20日,两名持假导游证的男子,持证登长城被北京延庆警方抓获并拘留;2010年6月以来香港方面也在严查“假导游”。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