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结合的文化遗产
革命战争年代的将帅足迹,如今已成为新县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料显示:新县现有国家级重点革命文物旧址7处、省级革命文物旧址1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0处、革命历史纪念地365处。新县由此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省直机关党员干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森林覆盖率超过72%,大别山主脉从东向西横贯境内,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六大水系、河网密度达到0.6公里/平方公里,又让新县成为有山有水的“绿色海洋”。
“革命时期的红色传统加上新县本身的地理特征,是新县发展‘红’‘绿’结合的旅游经济的基础。”新县旅游局副局长李刚说。
资料显示:2008年,新县接待游客113万人次,收入2.94亿元,占全县GDP的6.2%。今年前5个月,新县接待游客43万人次,收入8385万元,仅“五一”小长假就接待游客6.3万人次,同比增长18%。尽管如此,这依然与新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符。李刚说:“新县地处豫南一隅,距大城市较远,因此受大城市的影响较小,这是新县大力发展旅游时一直相伴的问题。”另外,新县“红”“绿”相间的旅游特色与大别山周边的其他县域雷同,对彼此影响都很大。
为了打造统一的大别山景区,防止资源雷同,早在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联合发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新县被纳入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而第二期(2010~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新县也“榜上有名”。
实际上,地方政府也一直在积极倡导“大别山一体化”的旅游发展思路。李刚说,早在2004年,鄂豫皖三省就为大别山旅游联合开发进行了磋商;2007年,鄂豫皖三省六市36县又共同发布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域联合宣言;2008年1月6日在信阳召开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域联合体协调会决定,在当年的国内旅游交易会上联合举办“大别山红色旅游产品展”。
李刚表示,“大别山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就是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游客互送,使大别山成为继井冈山、延安之后的又一大红色旅游景区。而新县则在自己的发展目标中称:把新县打造成鄂豫皖红色旅游的第一高地、“中国最美山城”,到2010年争取实现文化旅游增加值占全县GDP的30%以上。
- 世界旅游小姐总部有望移师河南 2009-6-19 8:36:43
- 河南旅游资讯网签《博客服务自律公约》 2009-6-18 14:41:10
- 7月22日赏日全食 鸡公山效果较佳 2009-6-18 8:55:21
- 《中华成语故事》将在康百万开拍 2009-6-18 8:48:11
- 水上娱乐出问题景区负全责 2009-6-18 8:43:52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