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省内新闻 >> 正文
汶川大地震周年祭
http://www.hnta.cn 2009-5-12 8:36:15 来源:大河报 点击:

    弹指一挥间,那个举国哀痛的日子已过去一年。一年是短暂的。草枯了又荣,花谢了又开,灯火灭了再亮,家园毁了重建,废墟之上彰显重生的力量。
    回望一年来的抗震救灾斗争和家园重建工作,我们更加相信:多难兴邦。
    历经千百年来一次又一次磨难,中华民族愈是苦难,愈是坚强;愈是艰难,愈是团结;愈是磨难,愈是向前。
    愈挫愈强,中华文明熠熠生辉。
    如果说汶川大地震是我们民族悲痛的集体记忆,那么,在历史进步中丰富和深化、在灾难考验中迸发和升华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我们开创未来的强大动力。诚如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所说: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如果说那三分钟后的巨大情感震撼与众志成城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坚强与团结,是一曲雄浑的英雄主义壮歌,那么其后一年间日复一日更复杂更具体的重生重建主要体现的则是中华民族的耐力与实力,是一曲深长的英雄主义组歌。前者惊天动地,可歌可泣;后者润物无声,同样可赞可颂。
    作为一份区域性都市报,我们无力对汶川一年来所发生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种种勋业与故事作全景式描述和纵深式挖掘,虽然我们对此目标和境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弱水三千,取一瓢饮。我们通过对与震中映秀镇一山之隔的一个山村的浴火重生看灾区的变化和灾区人民的生命意志;通过对到河南就学的灾区学生所感知的温暖来看中原人民的深厚爱心;通过对江油从物资到人力的倾情支援来看河南把江油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办的胸怀和真诚;通过对当时参加抗震救灾的代表性人物的回访和昨天遍布全省的各种追思活动来表达河南人民对灾区人民的不尽牵念和关怀……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永冰)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