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省内新闻 >> 正文
政协委员提议沿黄景区免门票
http://www.hnta.cn 2009-3-2 8:36:36 来源:河南商报 点击:


  经验

  旅游经济发展方向是免“门票”

  秦培丰认为,应该突破门票限制,拉长景区相关产业链,而改变旅游经济主要为“门票经济”的现状,已成为今后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秦培丰表示,在这方面已有成功的范例:2002年,杭州西湖景区突然宣布取消门票,“还湖于民”,成为开放性景点。杭州也因此以每年2530万元的门票损失换来了上百亿元的经济效益。当年5月,尝到“甜头”的杭州将六大博物馆、纪念馆同时免票开放。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活动范围在一天天扩大,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愈来愈多样化,人们的需求也在一天天增长。”秦培丰认为,在双休日,甚至在夏季的下午下班后,人们开车到近郊休闲的比比皆是。这种需求,从沿岸鳞次栉比的农家乐饭店,可以看出其市场繁荣程度和生命力。

  2009年1月17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航空公司希望取消机场建设费和降低航空燃油价格的消息。航空公司称,取消机场建设费比降低航空燃油价格,更能吸引更多的人选乘飞机出行,对航空公司扭转经营的不利局面会有很大帮助。

  秦培丰说,这种思路对取消沿黄“自然景区”门票也有借鉴意义。

  建议

  全市辖区内黄河沿线景区门票全免费

  秦培丰说,景区规范服务价格,破除地域性垄断,恢复旅游资源隶属于公共资源的本质,其标志就是让门票在景区经济中不占太重分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景区门票的高额化、市场化、贵族化,改变了景区资源和门票的性质,剥夺了低收入群体享受公共资源的权利。

  他还认为,黄河景区之所以吸引人们去休闲娱乐,除了历史因素之外,也是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构筑防汛工程和美化环境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黄河沿线景区不仅是一个公共场所,更是一种公共资源。这种公共场所和公共资源理应由全体公民共享。一纸门票就剥夺了公民享受公共资源的权利,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秦培丰说,非良性的、以“门票经济”为主的“旅游经济”模式已严重制约了郑州市沿黄景区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他建议,免收全市辖区内黄河沿线景区门票。同时,对公民应当享有的公共资源收费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清理,还公民对公共资源的享有权。

  而耿景盛建议,尽快将《郑州沿黄文化旅游产业带战略规划》付诸实施,修建完善沿黄旅游专线和连接各规划区之间的快速通道、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使交通不再成为制约沿黄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带发展的瓶颈,拓宽郑州北部的发展空间。取消黄河大堤道路收费和沿黄简易景点收费,提升市民游览沿黄景区的热情和欲望。河南商报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志威)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