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故道存惠济
http://www.hnta.cn 2009-2-27 8:57:32 来源:郑州日报 点击:次
“这里就是当年隋唐大运河的遗址。”站在惠济长桥旁,郑州市惠济区人大代表、惠济桥村村支部书记马广斌告诉记者。经专家认定,该处就是隋唐大运河故道。
隋唐大运河同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古代四大工程之一,全程分为四段,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潜心研究“隋唐大运河文化”多年的惠济区档案局副局长朱瑞增认为,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的枢纽就在郑州惠济境内北部。郑州惠济辖区的索须河及贾鲁河的部分河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故道,古荥泽是运河的交通枢纽。现存有长约30公里,宽200米,主河道40米的故道。
中国大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古荥汉文化遗址保护所所长张振明多年从事惠济区古汉文化的研究,他告诉记者,现存于惠济区大河路办事处惠济桥村的惠济桥,为当年隋唐大运河上的主要桥梁,这一点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之后由于河道年久失修,再加上黄河改道,原来运河故道逐渐消失,现存的索须河为当年大运河的支流。
该区人大代表、惠济桥村党支部书记马广斌,在今年的区人代会上联合多名代表提出了 “打造运河文化,开发惠济长桥”的建议,已被区人大常委会列入代表建议进行重点督办。
马广斌说,有关部门在制定这里的城市规划时,如果能融入隋唐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创意,不需要增加建设成本,一个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隋唐大运河”生态文化水系和文化旅游胜地即可显现。
隋唐大运河同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古代四大工程之一,全程分为四段,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潜心研究“隋唐大运河文化”多年的惠济区档案局副局长朱瑞增认为,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的枢纽就在郑州惠济境内北部。郑州惠济辖区的索须河及贾鲁河的部分河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故道,古荥泽是运河的交通枢纽。现存有长约30公里,宽200米,主河道40米的故道。
中国大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古荥汉文化遗址保护所所长张振明多年从事惠济区古汉文化的研究,他告诉记者,现存于惠济区大河路办事处惠济桥村的惠济桥,为当年隋唐大运河上的主要桥梁,这一点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之后由于河道年久失修,再加上黄河改道,原来运河故道逐渐消失,现存的索须河为当年大运河的支流。
该区人大代表、惠济桥村党支部书记马广斌,在今年的区人代会上联合多名代表提出了 “打造运河文化,开发惠济长桥”的建议,已被区人大常委会列入代表建议进行重点督办。
马广斌说,有关部门在制定这里的城市规划时,如果能融入隋唐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创意,不需要增加建设成本,一个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隋唐大运河”生态文化水系和文化旅游胜地即可显现。
作者:张立 通讯员:冉东威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郑西客运专线河南段年内通车 2009-3-2 8:44:29
- “小火车”快速公交车提前亮相 2009-3-2 8:44:20
- 新郑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 2009-3-2 8:41:20
- 政协委员提议沿黄景区免门票 2009-3-2 8:36:36
- 郑开、郑新城际公交线新增应急车18台 2009-3-2 8:34:26
- 河南鲁山大佛景区二期工程开工 2009-3-1 9:26:13
- 文化产业园区和第3批河南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确定 2009-3-1 9:18:15
- 杨家将故事中的"降龙木"现身河南千年古镇 2009-3-1 9:14:34
- 济源即将开设“风景专卖店” 2009-2-27 13:39:12
- 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在京受好评 2009-2-27 8:55:47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