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假日改革倡导者、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提出在实行带薪休假的前提下,“取消十一长假”,短短几天,有关“十一”黄金周的存废争论已经充斥着各大报纸和网站的版面,对此,记者10日上午致电全国假日办,假日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所谓“取消十一长假”只是部分专家的意见、看法,全国假日办目前未有此项动议。此负责人也未对蔡继明的“带薪休假以取消长假”的方案发表具体看法。
而知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博士则表示,乐观估计“十一”黄金周还能保持十年以上,民众不必过分担忧。
A
逾八成网友
反对取消“十一”黄金周
记者了解到,当有关“十一”长假存废之争的言论出台时,各大网站纷纷在网民中进行了民意调查。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前日的调查显示,接近80%的网友对取消“十一”黄金周持反对态度,而到昨晚截稿时,某网站网友反对取消“十一”黄金周的比例再次升高,已经超过八成,反对者约占84%。记者从各大网站看到,网友们的留言大多比较激烈,“气难消”,并指所谓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
据悉,假日改革尚未满一年,民意的反弹已经很大,去年反对取消黄金周的人只有六成,但今年这一比例有所上升,已经增至八成多。
B
取消“五一”黄金周是妥协的结果
刘思敏博士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取消“五一”黄金周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结果,不代表普遍的民意,“根据种种迹象和全程追踪观察黄金周存废之争,我认为中央政府本意是不倾向于取消黄金周的。去年作出取消‘五一’黄金周、增设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决策,只是对存在了多年的黄金周存废之争作出一种必要的回应,中央并没有完全同意取消三个黄金周就是很好的证明。”
蔡继明表示假日改革基本达到目的,一是取消“五一”黄金周使交通和环境压力大大减轻,二是新假日制度使传统文化得以体现。不过,刘思敏对此则表示怀疑,他表示,单就黄金周对景区的压力来说,以故宫为例,其最高接待量的确是在黄金周创造的长假,但平时周末很多时候也大大超过了最佳接待量,超过最佳接待量就意味着破坏,特别是杭州西湖等一些景区周末常常超过黄金周的接待量,难道因此也要取消周末?可见,提高票价和取消长假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C
取消黄金周的前提是实现带薪休假
对于民众最关心的“十一”黄金周存废问题,蔡继明日前表示,黄金周并不是长久之计,如带薪年假能很好推行,那么下一步假期调整就是要取消“十一”黄金周,但短期内“十一”长假不会取消。
“实际上这是间接承认取消‘五一’黄金周是个错误的建议,”刘思敏表示,如果取消“十一”黄金周的前提是落实带薪休假,而现在还没有完全落实带薪休假,所以“十一”暂时不会取消,“那为何去年会取消‘五一’长假?难道带薪休假去年已经落实?”
刘思敏表示,带薪休假是社会文明比较高的一个发展阶段,人人都可以享受休假的权利,但这样的愿景跟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
刘思敏表示,虽然“五一”黄金周在非理性的推动下离我们而去,“但我相信,乐观估计‘十一’黄金周应该还能保持十年以上,大家不必过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