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莫言旧居将成民俗旅游景点
http://www.hnta.cn 2009-10-12 9:02:26 来源:青年报 点击:
 
    反思为故土,作家身不由己

    看来,为了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尚值壮年的莫言,也只好将自己的老宅子开门迎客。莫言对故乡做的妥协还不只这些,上个月,由王蒙题写馆名的“莫言文学馆”在故乡开馆。莫言也被从北京请来,坐在揭幕仪式的主席台上,做了一番“我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乡的新时期的生活,写出具有更高的思想和艺术水平的作品,来报答这块黑色的大地对我的养育之情”的表态。

    但莫言事后对人们说,他和家人都反对修建莫言文学馆,因为他觉得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大成就,只是写了几本书而已,但最终文学馆还是建起来了,就只好接受现实,捐了一些图书和手稿,以表示对于家乡的支持。相似的妥协还出现在几年前高密要成立莫言研究会时,莫言觉得很惶恐,就写了一首打油诗:“故乡成立研究会,诚惶诚恐惭且愧,高悬鞭策自努力,永远知道我是谁。”这诗的手书原件现在就挂在莫言文学馆内。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故乡,很多大作家都是身不由己的。他们一方面要从故土汲取创作灵感,而另一方面却不得不以“文化产业”的形式为故乡建设作出贡献。除了莫言的高密,还有如沈从文的凤凰、鲁迅的绍兴、贾平凹的商洛、陈忠实的灞桥等等。这恐怕正是作家成名的义务。

    相关新闻 在世作家个人文学馆是中国“特产”

    如同旧居,作家的个人文学馆按照惯例,也应该在作家去世之后,因为文学馆总结的是作家一生的成就,作家还在世,并还在创作,自然是难以“盖棺论定”的。给在世作家建个人文学馆,很可能是中国的“特产”。在莫言文学馆建成之前,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和陈忠实文学馆已经开门迎客多年。这自然都是大作家们对于故乡发展经济的一种妥协。陈忠实自己就说,“文学馆在我有点勉为其难。最初有这个动议时我是拒绝过的,因为我自觉太肤浅,受不住这种文学馆的压力。在热情的说服下我应允了,至今仍然诚惶诚恐。”在世作家的旧居,现在中国几乎还没有。一旦“莫言旧居”年内迎客,就将成为开天辟地者。
作者:郦亮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