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台媒:谁说赤崁楼没看头
http://www.hnta.cn 2009-8-13 8:52: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

    赤崁楼因是荷兰人所建,故俗称“红毛城”,城楼高十公尺半,南北角有瞭望台,非常巍峨壮观。当时台江潮水可直达城下,闽人称水涯高处为“墈”,讹做“崁”,加上城楼砖瓦皆赤色,在阳光映照下一片火红,因此又称“赤崁楼”,“赤崁夕照”也成了台湾八景之一,为诗人墨客所吟咏。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以赤崁之地为东都明京,并一度驻节于赤崁楼内,他英年早逝后,城楼改为火药、军械贮存所。清康熙年间朱一贵之乱,城楼遭到严重破坏,沦为断垣残壁。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残址基座上兴筑大士殿、海神庙、蓬壶书院、文昌阁、五子祠等建筑,西式城堡从此改为汉式楼阁。

  日据时代拆除大士殿进行整修时,发现原普罗民遮城的城门,接着又挖掘出东北角的堡垒残迹,因此将其改成历史馆,战后多次进行修缮,民国七十二年由内政部门宣布为一级古迹。赤崁楼在台湾开拓史上的地位,已无可置疑,它曾经是全台湾的号令中心,见证过东方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以及政权的更迭,它的一砖一瓦,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赤崁楼是观光客必游之地,市府已增设夜间照明,并在假日举办古迹音乐会,在灯光投射与悠扬音乐陪衬下,更添赤崁楼的历史沧桑之美。这座古迹的确存在腹地过小、展示文物严重欠缺等问题,如果没有完整深入的导览,只是走马看花,确实可能会觉得“没看头”。其实赤崁楼只是赤崁文化园区的一部分,周边还有祀典武庙、大天后宫等一级古迹,结合起来就像一座古城博物馆,等待观光客去探寻。
作者: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