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庆百年欧式古碉楼“自燃”
http://www.hnta.cn 2009-7-28 8:59:01 来源:重庆晚报 点击:

    唐伦治教授推断,该欧式碉楼大约修建于晚清,距今已有130多年。它的建筑风格是一种欧式建筑糅合体。顶楼的正中门套的拱圆、门洞上额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的作品,门洞线角带有哥特建筑痕迹,窗上装饰又有小亚细亚风格,在楼顶两耳廊中门两侧柱及柱头上的卷花菜,是科林斯柱式格调。唐教授说,整个西部地区目前只发现这样一座碉楼。

  当地老年村民介绍,古碉楼是晚清时一位刘姓朝廷三品大员建造,四合院,除碉楼外,还有4个天井,3道朝门,正房和厢房,面积近3000平方米。如今,每年都有刘姓后人从海内外赶来朝拜。

  当地古碉楼群堪忧

  据丰盛镇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巴南区消防支队已确定起火原因,系大院中部的正房堆积松枝等柴禾过久过多,气温太高导致自燃。记者调查发现,当地古碉楼群均不同程度存在类似安全隐患。

  丰盛地处巴南、涪陵、南川交界点,山高林密,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清末开始,丰盛既是富绅安居乐业理想之地,也引来不少强人,于是不少富人纷纷修造碉楼保一方平安。这些碉楼3~6层高,每层面积80~150平方米,都有瞭望洞和射击孔。楼内上下由梯道连接,用深埋于地下的竹筒管道运送食物和饮用水。若遭遇围困,可在碉楼内坚守数月。据悉,目前丰盛保存完好的此类碉楼就达13座。

  解放后,这些碉楼分给村民居住使用至今。当地村民生火做饭主要用柴草,家家户户房子周围都堆积着树枝柴禾等。由于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许多家庭堆积的柴草多年没人管护,天气一热或遇到顽童淘气玩火,极易引发火灾。

  丰盛镇文化服务中心干部介绍,巴南区政协委员也注意到这一安全隐患,曾提议案要求解决。据悉,国家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将在丰盛展开,失火的桂花湾欧式古碉楼极有可能被列为等级文物保护。

  目前,丰盛镇政府正积极安置灾民,并计划引进社会资金,修建安置房予以置换,再修复古碉楼。

作者:丁香乐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