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旅游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薄熙来:建设“森林重庆”体现“以人为本”
http://www.hnta.cn 2009-7-14 9:07:18 来源:重庆日报 点击:

薄熙来 要建 森林重庆

    “森林重庆”是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想方设法让百姓拥有更多的绿地和绿树。这既是环境工程、民生工程,也是一个经济工程

  8日,薄熙来等市领导用一整天考察了主城九区的社区绿化、公园建设、通道绿化和危旧房拆迁安置工程,晚上又听取了市园林局、建委、市政委、卫生局、体育局和林业局等部门的汇报。陈光国、邢元敏、黄奇帆等市领导对环境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张轩主持了汇报会。

  薄熙来说,“森林重庆”启动以来,市政府精心组织,凑了不少钱;市人大、市政协满腔热情,积极推进。各区县、各部门积极行动,投入有强度,工作有力度,抓得很务实,也很得法,取得的成效令人振奋。

  薄熙来说,光国同志的提法很好:森林重庆是一个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对重庆这样一个人口高度密集、生活空间相对狭窄的特大城市,尤其必要。和其他大城市相比,重庆高楼林立,人均拥有绿地、绿树相对就更少,只有多种树,才能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绿地和新鲜的空气。重庆是一座山城、江城,只有把树种好了,山景、江景才能衬托出来,才能“江山如画”。这就像一个人,天资再好,也要有后天的养育。两江流过,如果四岸树木稀少,那江景就衬不起来;山上树少,群山就成不了美景。森林对于重庆来说,比其他城市更为重要。

  薄熙来指出,“森林重庆”的建设,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环境工程,还是一个经济工程。让百姓人均拥有更多的绿地、绿树和绿叶,是改善生活环境的要义,直接体现着“以人为本”。“森林重庆”也是一个高回报的经济工程,树种多了,绿化好了,不光居民能乘凉,城市好看,还可以有效地改变外来客商对重庆的整体印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推动重庆的整体增值。

  “森林重庆”的建设是智慧工程,考验领头人的本领,是干部能力的“试金石”。有出息的干部能在困难中把握机遇,并将其转化成发展的财富。

  薄熙来说,森林工程需要投入,按惯常的思维来办事,靠有限的财政凑几个钱,成不了大气候。这是一个智慧工程,需要调动多方力量,争取多方支持,广辟资金来源,就看领头人的本领了。区县政府要一手托几家,形成合理的利益组合,让各方满意,使工作有效转动起来。

  薄熙来说,挑战是干部能力的“试金石”,有出息的干部能在困难中把握机遇,并将其转化为发展的财富。主城的拆危建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换个角度看,破破烂烂的棚户区、危旧房,从经济意义上说,不仅不是包袱,还是难得的机会,因为它的拆迁成本比较低,既可以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又可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通过增绿地、建小公园,周边的土地也自然升值,外来投资者就会更看重,发展也会进入良性循环。能否实现预期效果,关键看各个区县的当家人,是否具有开阔的思路和运作的智慧。

  薄熙来强调,城市环境改造抓得越早就越有利,越省钱,投资效益也越高。目前我市已完成了79亿元的森林工程投资,如果拖后一年,花同样的钱就干不了同样的事,成效会大打折扣。旧城改造现在不搞,几年以后想改造就非常困难了,成本会大大增加。所以要有超前思维的主动性,这不仅是个早晚的问题,也有个开发成本的高低。 

作者:牟丰京 刘长发 通讯员:
(责任编辑:韶萍)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