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前往新家的客车,父亲整理着孩子的羌族服装。
对旅游产业新认识
这座民风古朴的羌寨同样有着与城市“接轨”的模式——在外出务工归来村民的建议下,村寨推选出“业主委员会”,实施城市小区管理模式,村民王成武高票当选了业委会主任。
村民刘长会介绍,房屋是政府贷款修建的:她家一楼一底的住房,共100平方米,政府无息贷款3年,补助其17万元,是她家向政府“打的白条”;待旅游产业启动后,他们再用赚来的钱,以“按揭”的形式逐步还给政府——全寨69户重建安置村民,都沿用这种模式。
虽然为此欠下“一屁股债”,但大家并不担忧,因为春节期间的旅游,已让他们尝到了甜头。村民李家蓉说,吉娜羌寨是大年初一开寨的,当天下午就有两拨山东游客走进她家,询问可否吃饭、有无住所;此后几天里,生意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上海、北京、成都等各地游客都要进寨体验“羌寨生活”。不少当地青年劳动力甚至果断决定:不再外出打工,就在家乡羌寨干,办好“羌家乐”。
春节期间的小试牛刀,使祖祖辈辈与大山为伴的羌族村民们,对“旅游产业”一词有了新认识,更让他们坚定了过上好日子的信心。北川县规划建设局副局长罗金邦介绍,北川新县城到老县城及唐家山一带,已经规划成北川的旅游主线。
北川羌族文化传承人
他,被誉为“北川羌族文化传承人”;去年除夕夜,央视专门现场直播了他在家操办的羌族习俗祭祀活动。他,又是一位慈祥的父亲和岳父;地震灾区第一位自杀干部、北川县农办主任董玉飞,就是他的女婿。
他就是年近古稀的母广元,一位深受北川人民爱戴和敬重的羌族老人。如今,母大爷有两个心愿:其一,濒临灭绝的羌族文化,能以地震为契机,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辉;第二,爱女母瞾能找到新的人生伴侣。
地震前,母大爷作为家喻户晓的羌族文化传承人,被五龙寨羌族旅游景点聘为顾问,举家搬迁至离县城80公里外的“小寨子沟”景区。老人头顶苍苍白发,每日穿着羌族服装,向当地同胞和外来游客传授羌笛、羌绣和歌舞技艺。
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母大爷等老一辈羌族人,在传承羌族文化时,却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平日里,当地人已不再时兴羌寨习俗活动,姑娘小伙更爱唱卡拉OK、跳街舞迪斯科,很少再唱起祝酒歌、跳起锅庄舞。
“地震为重振羌族文化带来了契机”——因为地震,羌族文化越发稀缺,其保护和传承便显得越发迫在眉睫。母大爷说,震后,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北川专门成立了“羌族文化艺术团”,选拔的40多位团员全是30岁以下的姑娘小伙,为的就是把羌族文化的火种,更好地传承给下一代。
- 京怀柔栗花沟湿地公园整体亮相 2009-5-11 9:44:44
- 喜达屋在中国启动最大酒店客户服务中心 2009-5-11 9:41:31
- 青海湖国际沙雕与大地艺术节主题确定 2009-5-11 9:39:43
- 上海定向发放2万册旅游优惠券 2009-5-11 9:38:04
- 广东:母亲节出游人数井喷 2009-5-11 9:35:39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