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打好营销牌,洛阳旅游人蛮拼的
http://www.hnta.cn 2017/5/24 23:50:15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

  旅游业发展至今,单一的景区观光游已难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旅游经济属于典型的体验经济,近年来,自助游、休闲游、体验游深入发展,各地纷纷喊出自己的旅游品牌口号,旅游节会层出不穷 — —这,得益于旅游营销策划。旅游策划在洛阳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主要模式?能否帮助当地解决旅游发展问题?业内人士又如何看待这股策划包装风?

  1 策划重在形象,宣传重在重复

  在全域旅游及乡村旅游发力的背景下,不少旅游策划机构从梳理县域旅游资源入手,策划整体执行方案和旅游品牌,助推当地旅游市场发展。如今,这种运作模式已成为旅游市场上诱人的蛋糕,吸引媒体、传播机构等服务供应商的关注。

  “确立一个良好的产品形象,是策划和包装要做的重头事,但基础是渠道资源以及广告投放运转良好 — —如此,活动策划和产品包装才能显现它的效果。”洛阳市一家旅游策划服务机构负责人认为,简单来说,策划重在文案,点睛之笔则常是从文案中提炼的一个点:比如,一个利于传播的口号。

  旅游地域的形象,体现在细节之处。在一些旅游发展成熟的城市,城市特产的包装和购物袋,由政府部门或者旅游管理部门,采取整齐划一的LOGO、VI、标准色、字体、图片等表现形式,进行形象统一的立体包装。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广告形式,往往也是非常有效的。

  这些统一的形象,会让游客成为渗透力极强的免费“广告载体”,其效果并不比某些电视广告差。

  2 旅游营销策划,洛阳在路上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

  而作。”在关键的时间节点,恰逢其时地推出旅游产品,主动引导舆论宣传,可显著提升营销效果,旅游业深谙其道。有业内人士认为,当下旅游项目策划多通过打造或重塑景点,创造品牌,制造节日,举办活动,吸引游客,最大限度提升“交易额” “人数”和“转化率”。

  比如,在洛阳市一些县区,围绕自身品牌形象推广,策划服务方综合运用报刊、户外、广播、电视、新媒体等资源,根据这些县区的自然禀赋和特定时令、特产,相继策划了一系列打响品牌、吸引人气的活动。

  新安县大洼村村民郭先生告诉记者,从采摘节到户外体验,这两年来村里的人多了不少,尤其是在樱桃采摘季,村里简陋的大盘鸡餐馆都一位难求。 “有时候走在市区里,看见‘我要去新安’,心里还是很自豪的。”

  再如洛宁、汝阳、孟津等地,依托特定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资源,也在着力推出自身旅游品牌,通过打造或重塑景点、制造节日,赚吆喝、吸人气,并从梳理县域旅游资源入手,策划整体执行方案,助推当地旅游市场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模式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

  以洛宁为例,通过对自身旅游资源的梳理和重塑,抓住发展乡村休闲体验游的自身优势,春天采樱桃,秋天摘苹果,发展自驾、徒步游……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趁着周末或者小长假跑到洛宁,去体验宁静而有趣味的乡村生活。

  很多市民都知道,洛阳市今年也在征集旅游口号,该活动即将进入评审环节。为了打好营销牌,洛阳旅游人从不懈怠。

  3 旅游营销策划,应走常态化全员营销之路

  洛阳市一家旅行社负责人认为,旅游市场营销发展到如今,已进入主体全员营销、全过程营销、全方位营销阶段。长期以来,旅游行业沿用了工业体系中的一些做法,就是在景区成立公关部、营销部等部门来专门从事品牌营销和产品促销。“实际上做好旅游营销仅靠个别部门的少数人是远远不够的,营销是持续的概念,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的逢场作戏。”该负责人说。

  “中国十大策划风云人物”及“案例金奖”获得者邵春曾对媒体表示,现在很多旅游目的地还是将营销的任务寄托在一些节庆活动,或者间歇性的广告投放上,那样是不行的。营销常态化千万不能只依靠某个营销部门,某个活动,或者某种广告的投放,关键在于全员营销。就像在一个公司里,每个员工都是公司的形象代言,对公司定位、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目标定位等很清楚,从总经理、中层骨干到普通员工都心中有数,员工就是对外营销的嘴巴。

  其次,旅游产品跟工业产品不一样。工业产品要等到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才进入营销消费阶段,旅游产品是从规划设计阶段就必须把市场定位、客源定位等都写出来做进产品中去,这些东西如果没弄明白,做出来的产品就是目标定位不清楚的产品,就没有办法营销。旅游产品是没有库存的,工业产品是有库存的。名山大川、历史遗迹、风俗民情、现代化建设成就、新鲜的空气、变化的色彩、优质的服务等旅游产品要素,体量巨大,无法库存,也不需要库存。另外,旅游产交易总体上是人流,而工业农业产品交易总体上是物流。这决定了旅游品牌营销一定是全过程、全方位的营销。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媒体市场上新媒体异军突起,但有作为的与时俱进的传统媒体也不必冷落。营销是需要花钱的,只算计“成本营销”很难成大品牌;云台山“赊账营销”搞了4年,门票收入由几百万元跨越为4亿元。武隆坚持亿元营销战略,旅游总收入达到一年几十亿元。因此,营销费用没有保证,品牌营销就难以展开,全员营销、全过程营销、全方位营销就做不到。

作者:邱明 王澍 李卫超 通讯员:
(责任编辑:曾玉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