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洛阳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http://www.hnta.cn 2017/5/24 23:46:41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

  白云山、木札岭等景区门票免费;天池山、荆紫仙山等景区门票半价优惠;汝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西泰山等景区针对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推出优惠举措……刚刚过去的第七个中国旅游日,洛阳市许多景区纷纷推出旅游惠民措施。

  以节促建、以节促管、以节惠民。月初落幕的第35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吸引了八方来客,人们在为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牡丹赞叹时,更为这座城市的惠民举措鼓掌喝彩。

  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市委、市政府推出旅游年票不受限、部分公园不收费、社会车辆不禁行、餐饮住宿控涨幅四项惠民举措,不仅在价格上较往年有大幅优惠,而且在旅游年票使用、牡丹园免费开放等方面实现了突破。

  省第十次党代会赋予洛阳发展新的战略定位,“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是重要定位之一。站位全局,洛阳市将旅游业定位为现代产业体系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明确将全域旅游确定为新时期洛阳旅游的发展战略,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把文化旅游产业真正打造成为全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四项惠民举措的背后,不单是为了惠民,更是倒逼洛阳旅游、牡丹等产业更好发展的一剂“良药”,意在通过观念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这些惠民举措的倒逼下,洛阳市各景区、牡丹观赏园、旅游行业单位创新发展思路理念,积极开发各类旅游新产品,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推动了全市旅游产业从门票经济向全域旅游转变。

  数据显示,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2493.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和13.07%。其中,游客在洛人均消费884.65元,同比增长6.5%,游客整体旅游满意度达92.68%。

  赏花游、文化游、生态游亮点纷呈,隋唐百戏传奇·河洛风情展演月、《武则天》等大型旅游演艺节目引人入胜,阳光水世界、万安山野生动物欢乐世界等新兴景区多姿多彩……今年以来,洛阳市着力推进城市旅游全域化,加快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会展等产业跨界融合,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这一目标,洛阳市将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旅游发展大环境,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提升。

  现代旅游产业的竞争也是品牌的竞争。洛阳市将打造以老君山等为代表的山岳观光旅游品牌,以重渡沟等为代表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品牌,以龙门石窟等为代表的帝都文化旅游品牌,以白马寺等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旅游品牌,以栾川、嵩县等为代表的全域旅游品牌,厚植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核心竞争力。

  一个成熟的优秀旅游城市,除要推出更多精品旅游项目外,更离不开配套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洛阳市将按照国际旅游目的地标准,持续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各城市区、各县(市)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网点、旅游交通标志、旅游停车场、自驾车营地、旅游公厕、无障碍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营销洛阳、叫响洛阳。洛阳市将制订并实施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形象宣传计划,创新城市形象宣传形式,积极开展城市形象推介活动。综合运用各类旅游宣传平台、新兴媒体和社交网络,强化与媒体的战略合作,深度开发海外客源市场,积极引客入洛,增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影响力。

  “深入挖掘洛阳特色文化资源,把历史活化为故事、把资源转化为优势,推动文化、文物与旅游、科技、体育、创意等深度融合。”市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洛阳市将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引导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生态等产业跨界融合,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把洛阳建设成一座享誉中外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作者:戚帅华 通讯员:
(责任编辑:曾玉梅)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