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央视《旅游中华》摄制组首次来驻马店市拍摄“打铁花”
http://www.hnta.cn 2017/4/6 15:35:2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2017年3月31日,央视《旅游中华》摄制组首次来到驻马店市确山县老乐山风景区专题拍摄“打铁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的传承人、老艺人杨建军先生接受了专访。美丽的老乐山景区上演了一场说打就打的“璀璨烟火”。驻马店市旅游局副局长白云鹤、确山县人民政府副县级干部贾久用参加了本次专题拍摄活动。 


    《旅游中华》由国家旅游局倡议拍摄,共七集,拟于2017年10月1日在央视9套播出。驻马店确山铁花是河南省唯一入选的拍摄项目。这不仅是抢救、保护、展示和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更是提高驻马店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平台。央视的传播,打开了一扇让世界了解驻马店的窗口,从而对驻马店乃至河南省的旅游形象宣传产生积极的影响。 
     确山“打铁花”是濒临灭绝的中原绝技,被誉为“中原文化奇葩,民间焰火之最”,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源头是古代先民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仪式,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因民众喜爱,后融入社火、鞭炮、烟花、龙灯等,逐渐成为当地的重要民俗。确山铁花气势恢宏、蔚为壮观,曾多次应邀赴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安徽、辽宁、福建、内蒙古、郑州、洛阳、开封清明上河园、浙江横店影视城等全国各地展演。央视一套、四套、七套、九套、十套、十三套、北京卫视、河南卫视、深圳卫视、湖南卫视、湖北卫视、广东卫视、香港NTV、江西卫视、甘肃卫视、浙江卫视及全国百余家新闻媒体和全国互联网各大网站均予以报道。 


    确山县境内流传着大量与确山铁花有关的民间歌谣,如“老君练成一炉丹,化作铁花飞满天”、“铁花纷纷,虎啸龙吟,朱紫满堂,福荫子孙” 、“铁花映彩灯,年年五谷丰”、“鞭炮响,铁花红,又玩狮子又玩龙”、“打花打花越打越发”等等,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希望四季平平安安,生意兴隆、事业兴旺、吉祥如意、红红火火的美好愿望。
    打铁花首先要搭建“花棚”。一座花棚,上下两层,四方八角,插上红黄兰白黑五面旗帜,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整个花棚的含意是五行生万物的道家思想。 


    在铁花表演之前,首先要举行一个祈福仪式。打花艺人抬着十万响的长鞭绕场一周,即是祭祀花棚和炉神,也是向四周观众致意。长鞭轰鸣,礼花腾空,巨龙长啸,穿花过棚。铁花艺人赤膊上阵,在高达1600多度的铁花中施展绝技、来去自如,把一瓢铁水倒在木柴上,瞬间燃起熊熊火焰,铁花纷飞如天降瑞气,落地生辉似黄金灿烂。烟花喷红吐翠,铁花流光溢彩,气象万千,美不胜收。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往来于熔炉和花棚之间。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接踵而来,棒棒相连,络绎不绝。铁花飞溅,如火山喷发,鞭炮齐鸣,似两军激战;齐火腾空,若万鸟齐鸣,烟花喷涌,赛百花吐艳。壮士健步如飞,出没于火海金涛之中;巨龙翻飞,穿梭于花棚之外;铁瀑倒悬,流光溢彩,赏心悦目,惊心动魄。 


    精彩的确山铁花表演,展示的是中华民间绝技,传达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是探险者的勇气,是拼搏与进取的象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无论是“打铁花”的准备——砍柳枝、搭花架,还是 “烟花喷红吐翠,铁花流光溢彩”都定格在了摄制组的镜头里。
作者:李涛 通讯员:叶苏宁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