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开封,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守住民族文化之魂
http://www.hnta.cn 2017/3/17 9:10:2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说古老,相比华夏5000年文明史,开封就有4100年建城史、700多年建都史;春秋战国文化、五代文化、北宋文化等都在滋润着这片热土。

  说年轻,因为开封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加快构筑文化高地示范区;“宋韵彰显、亲切温润、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古今文明交相辉映,老城新区各展风采;这里朝气蓬勃,迸发出发展的激情与活力。

  “开封,是一座看一眼就忘不了的城市;是一座来了一次就不愿意走的城市;是一座住下来就不愿意离开的城市。”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在接受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报道中心采访时对“开封”城市名字有了新解,“开”是开放创新,“封”是坚守传承。开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八朝古都,很多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坚守和传承,开封的“封”并不是封闭,而是传承和坚守。

  “开封人把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文化资源变成了经济资源,把经济资源变成了促进城市转型的强大动力,增强了开封人的文化自信。”吉炳伟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而开封的文化自信来自于丰厚的文化资源。”

  文化,是开封无与伦比的骄傲。历史给开封留下了数不清的遗产,馈赠了得天独厚的文化遗存。目前,开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22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44处47项,开封全市共有332处338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开封的文化基础和文化积淀,凝聚了中华文明发生和形成阶段最重要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价值、信仰,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开封市是文物资源大市,文物遗存是古都开封的历史记忆,也是开封文化基因的传承载体,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016年11月,在开封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前夕,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开封市长侯红分别对开封市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

  吉炳伟指出,近年,开封市文物部门忠诚履职,开封全市文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认识到开封是我国文物资源大市。目前,开封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今后,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加重视文物工作,依法履行文物保护责任,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敢于担当,守土尽责,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走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侯红对开封市文物保护工作作出批示。她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文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文物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本着对开封历史负责、对开封人民负责、对开封未来负责的态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改善保存状况,确保文物安全,使文物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融合、与旅游发展相融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相融合。

  2016年以来,开封市文物部门在开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宗旨,不断优化文物管理体制和水平,全力推进开封市博物馆新馆陈列布展,稳步推进开封城墙抢救性保护工程及“申遗”工作,做好新郑门遗址考古发掘及展示工作,推进刘青霞故居周边环境改造南配院维修及陈列展览工作;完成我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努力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和宣传教育水平,规范非国有博物馆管理和扶持,做好基建项目审批及考古发掘工作,推进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的编制,推进省、市级文保单位管理提升和开放利用,积极探索符合开封市实际的文物事业保护利用之路。

  文化就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源头很远,流过历史,流到今天,还要流向未来。为了让这些历史遗存能够得到更好的展示,并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怀着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一方面加大市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规范非国有博物馆管理和扶持。目前,开封市有行业博物馆5家、非国有博物馆21家,向公众展示着开封的历史文化,倾心呵护千年文脉的传承。

作者:岳蔚敏 通讯员:刘纯金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