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住在开封的李开周忽然消失了大约一周,原来他飞到了台湾。中国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11月1日至11月6日邀请宋朝饮食文化与茶道专家李开周作家到台湾进行文化艺术访问交流。这次台湾之行主要是增进合作、扩展交流契机,两岸在图书、历史交流方面进一步拓展,并借以提升两岸文化互动。他把宋茶带到了台湾,宋茶香飘日月潭。一枚茶叶,关联着开封和台湾。一个宋朝,花开在汴京和台北。
《摆一桌绝妙的宋朝茶席》热销台湾
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就知道李开周在忙着写签约台湾时报出版社的一本书,其间我作为摄影师还多次给他拍摄宋茶茶艺表演和宋代茶器。没想到台湾出版社的效率这么高,《摆一桌绝妙的宋朝茶席》今年8月19日上市,深受读者欢迎,短短半个月就已经加印两次。今年10月,简体版《宋茶》由河南文艺出版社精装推出。宋代茶文化的根儿在开封,曾经作为北宋首都的开封,至今仍然保留着些许源自宋朝的方言和传统习俗。街头多茶肆,市民待客有喝茶的习俗,现在豫东农村管开水还叫“茶”,可见,影响是多么根深蒂固。
宋朝采茶是在谷雨前的早晨采摘,日出之前最佳。宋朝采摘的茶叶是什么形状呢?李开周说,宋徽宗宣和三年,福建“省长”郑可简始创“银线水芽”,先将小芽蒸软,漂洗干净,一枚一枚拿出来,小心翼翼地剥掉外膜,取出一缕极细的芽芯,在珍贵的瓷杯中倒入清冽的甘泉,放入芽芯,只见芽芯晶莹剔透,亮如银线,在泉水中载浮载沉,似游似舞,煞是可爱。
在李开周看来,宋朝成品茶既不同于今天的绿茶,也不同于日本的抹茶,它是将蒸青、碾磨和入模压制完美结合,加工成千姿百态的精巧茶砖。宋朝的茶砖一枚只有几十克或者十几克。有扇形、环形、玉玦、玉圭、月牙、花瓣等复杂造型,茶砖表面还能压出游龙戏凤和五色祥云等吉祥图案。宋朝的茶砖上面根本就不会印文字,仅仅有图案而已。
宋朝人喝茶,讲究把茶汤打出厚厚的并且经久不散的泡沫,上层是雪白松软的云朵,下面像青黑幽静的深潭。宋朝茶道中还有一种名为“分茶”的绝活儿: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仅仅凭借水流的冲击力,就能使茶汤表面浮现出千奇百怪的诗句和水墨画。李开周说,茶汤之所以能在水流的冲击下形成图案,和其成分有很大关系。宋茶是蒸青研膏茶,在研膏的时候,茶多酚大量流失,同时又有少量的茶油稀释并附着于茶上。这使得宋茶接近于牛奶,更容易打出松软的泡沫,也使茶汤更容易分层:表层是雪花一般的泡沫,底下是含有油脂的茶汤,在巧妙的水力冲击下,泡沫有规则地分开,而油脂则丝丝缕缕地浮出水面,自然会形成黑白分明的美妙图案。在他家中,李开周专门表演了宋茶,“热水要分几次倒入,先打出大的泡沫,再把大泡泡打成细沫。我练习了两年,现在练到可以打成快漫出来厚厚的一层”。打成的泡泡叫“茶浡”,他说他打的“茶浡”最久可以维持20分钟不散。这样点茶的宋茶,口感就像宋徽宗说的,是“甘香重滑”。“宋朝人还会在茶浡表面用水或浓的茶糊做出花样,就像现在的咖啡拉花。日本抹茶的技术就是来自点茶,南宋时传过去的。”李开周介绍说。
台湾人民
喜欢宋茶更喜欢包青天
在台湾的6天,李开周的行程被安排得很满。在台湾,李开周再现绝妙的宋朝茶席,展示宋朝喝茶、泡茶、品茶的技巧。无论是与作家吴淡如小姐交流中国茶具的艺术,还是与主播蒋伟文先生交流中国饮食与台湾渊源,电台直播也好,电视访谈也罢,参加茶会、签售、读者见面会以及媒体推广沙龙。本来主办方安排的活动主题全是围绕着大宋茶道和宋朝饮食文化展开的,但是李开周很快就发现当地媒体和读者对我们开封历史名人包拯的兴趣更为浓厚。
从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前10年,电视剧《包青天》一直在台湾热播。《铡美案》《乌盆记》《狸猫换太子》《锦毛鼠斗御猫》《大破冲霄楼》等在戏曲、话本与评书中出现的传奇故事先后被台湾制作方搬上荧屏,影响台湾整整三代人。在台北市,在新北,在宜兰县,从50后到90后,无论年龄与职业,台湾民众对包拯的艺术形象都很熟悉,提起包公来都很亲切。
李开周讲述了一个小细节,11月1日刚到台北那天,酒店派来接机的师傅得知他接的大陆作家是开封人,马上就说:“我知道我知道,开封有个包青天!”11月3日在诚品书店做签售,一个带着孙女去听讲座的老读者让李开周顺便讲一讲包公。11月4日与台北艺人蒋伟文一起录节目,蒋伟文从小在美国长大,不熟悉中国历史,说起宋朝来完全没有概念,后来谈到“包拯生活的那个朝代”,立即兴奋起来,在节目中唱起那首主题曲:“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11月5日,台湾热播电台《POP抢先爆》专门为李开周增加了一期畅谈包公的节目,在节目中与听众互动,探讨历史包公与艺术包公的不同之处。而在即将离台的时候,台湾出版方又抢先跟李开周签了下一本新书,书名就叫《开封有个包青天》。
从2006年开始,李开周就一直在搜集与包公有关的传统唱本和公案小说,后来又花将近10年梳理出许多包公文献,包括包公年谱、包公奏议、包公传记、包公手迹、包公墓志铭、包氏家谱等。他发现包拯真正的特长不是断案,而是理财。包拯富有经济头脑与开创精神,在税制改革、财政改革、食盐专卖以及国有资产拍卖领域都曾经做出过卓有成效的政策设计。同样是变法派,包拯与王安石的不同在于他不冒进、不偏激,既铁面无私,又通达人情,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地方。
李开周认为,就台湾民众而言,开封最拿得出手的文化名片一是《清明上河图》,二是包公这个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作为开封文化学者,他决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复原包公形象, 通过包公这个现成的文化媒介,将开封品牌推向整个大中华文化圈。
- 开封首届环球圣诞嘉年华暨国际美食节盛大开幕 2016/12/26 10:58:04
- 开封市旅游委 文明旅游从点滴做起 2016/12/21 10:52:07
- 新媒体为旅游插上翅膀 2016/12/21 10:44:10
- 开封:文明旅游让风景更美 2016/12/21 10:42:33
- 宋主题“迪士尼乐园” 落户开封 2016/12/21 1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