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开封旅游的火爆场面,展示了各大景区推出的包公迎宾、大宋武侠表演、大型菊花布展等特色文化项目,受到游客的热捧和观众的好评。
近年每逢重大节日和假日,各大媒体对开封旅游盛况报道最多的,还是大宋文化留下的民俗和风情。无论是春节期间小宋城热闹的年味儿,元宵节期间流光溢彩的上元灯会,还是菊花文化节期间各大景区推出的菊艺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等相关节目,通过各大媒体的推介报道,都向世人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宋文化特征,引起许多人对开封这座千年古都的遐想和神往。这充分说明,开封市在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过程中,要坚定发展“文化+”战略,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为产业项目注入更多的历史文化元素。
实践证明,开封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宋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品牌。诚然,文化产业项目的成熟盈利确实需要一个培育和运营的过程,甚至是三年到五年的周期,但不能因此就舍本逐末。首先,我们要增强开封人的文化自信,抓住当前国家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机遇,善于从历史文化的轨道总结规律、查找不足、把准航向,耐心静气、挺直腰杆做好做优文化项目,争取到更多的政策优惠和各级专项扶持资金,依靠浓重的文化魅力吸引游客,促进营销。
其次,要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大宋故事”。北宋在开封建都168年,有过清明的政治、富庶的经济、灿烂的文化和科技,也有过抗敌入侵的铁血征战,虽然我们已经讲述和展示了许多精彩故事、文化遗存,但还有大量历史故事、风云人物、文化成果和文物遗迹尚待开发、传承和展演。要充分发挥宋文化研究机构和文化产业指导机构的作用,把更多具有正能量和旅游价值的“大宋故事”搜集整理出来,为开发新项目提供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库存。在加快建设非遗村、创意园、影视城等新兴展示平台的同时,应继续做好城摞城遗址、古城墙、东大寺等重点文物的保护和展示,争取把《清明上河图》、古版《资治通鉴》等宋代珍宝请到开封适时展出,不断用真实的历史景观给游客带来新的文化震撼。
再者,要用更巧妙、更先进的方式展示历史文化。清明上河园、万岁山、小宋城等项目之所以长年兴旺、口碑甚好,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及时对演艺剧目改造升级,不断推陈出新文化展演项目。这是值得其他景区总结借鉴的。针对游客既要好看又要好玩的新需求,应为静态的文物景区融入动态的文化展演活动,把与景物相关的宗教文化、商会文化、祠堂文化等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对文商旅综合体和小吃城,则应坚持错位发展的原则,着重围绕某方面历史文化主题进行深度植入和营造,且时常推出新亮点、新业态,让游客犹如置身繁华兴盛的大宋东京城,既有吃的、看的、买的,又能参与体验其中,玩得尽心尽兴。要积极引入文化创意和现代营销团队,运用新科技、新工艺、新包装、新营销,对非遗项目、各类景观、历史人物和故事进行潮流化延伸创造,设计制作出有本土特色、有观赏情趣、有时空穿越且实用性强的衍生品,让大量充满宋文化气息的文创产品走进游客的行囊,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
- 开封的水 2016/10/12 10:32:42
- 重阳节 开封警方全力保障游园老人安全 2016/10/11 10:09:04
- 中国开封第34届菊花文化节暨第十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工作指挥部 2016/10/11 10:06:21
- 开封菊花在2016唐山 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佳绩 2016/10/11 10:01:40
- 2016年开封市“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情况综述 2016/10/9 9: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