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开封市旅游市场形成“四季旅游”和“立体旅游”新模式
http://www.hnta.cn 2016/6/21 10:20:3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炎炎夏日炙烤下的开封,按理说应该是旅游的淡季,但今年进入夏季以来,尤其是每到周末或节日,来开封市旅游的人数并不见减少。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近年,开封市通过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在不断对景区服务设施和全市公共设施等硬件进行提升改造的同时,以“文化+”为引领,注重围绕大宋文化内涵进行挖掘,针对四季特点进行活动策划,各景区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颖别致的文化旅游产品,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目前,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开封市丰富多彩的“四季旅游”和集水上、陆地、空中为一体的“立体旅游”新模式目前已经初步形成。

        众所周知,旅游是一项具有明显季节性的休闲度假活动。多年来,旅游季节性问题困扰着我市旅游市场,影响着开封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门庭冷落的秋冬季同人满为患的春夏季形成鲜明对比,旅游经济效益因季节变换而深受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开封市各景区围绕大宋年文化、清明文化、端午文化、菊花文化、包公文化、书法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宋词乐舞文化等大宋文化元素不断策划,推出新的旅游项目,把隐藏在书本中、静止在古迹上的文化宝藏依次打开,按照季节的不同安排在一年中不同的时段,通过有形的文化设施和文化形式,带到游客面前。同时,紧紧抓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特点,依托各景区的历史渊源,推出了一系列激发游客好奇心的活动,收到良好效果。以龙亭公园为例,每年春季,都要开展清明文化节系列活动、花朝节系列活动和赛龙舟、包粽子比赛、美食品尝等端午节系列活动;夏季,该景区发挥其六朝皇宫遗址和水域面积广的场地优势、文化资源优势,举行与水相关的多种活动,以增加景区夏季旅游特色,丰富夏季旅游内容;秋季,作为菊花文化节的主会场,该景区策划推出与赏菊、登高相关的系列活动;冬季,该景区每年都要开展灯会和大宋年文化节系列活动。活动的举办,使得该景区一年四季,季季有看点,每个季节都能吸引不同的游客,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开封市的其他景区也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根据季节变化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四季旅游”项目越来越丰富,旅游市场越来越火爆。

        作为著名的“北方水城”和拥有全国第二大古代城垣的八朝古都,开封不但具有针对四季变化策划活动的天然优势,而且在开发“立体旅游”项目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大面积水域和众多河流特点,在开封西湖和大宋御河等处开发了水上乘船游览项目,利用开封古城墙的优势开发了“空中花园”旅游项目,加上10多个景区景点旅游,集水上、陆地、空中为一体的“立体旅游”新模式已经在我市形成。

        要实现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不但要注重旅游产品的开发,更要注重旅游景区和周边场所的硬件建设。硬件建设是创建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的需要,更是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自开封市着手创建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以来,开封市在完善公共设施、提升服务功能、扩大旅游规模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完善硬件建设,开封市按照相关国标、行标在主要路段、路口完成安装各类交通标示牌328块,优化交通信号灯110多处,树立消防安全标志杆84处,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主干道设置特色道路名牌和街区导向图81个(幅),完成了辖区内8个公厕改造设计。清明上河园按照“景区保鲜”的思路,全方位对建筑设施进行维护、升级改造,对端门、勾栏瓦肆两处卫生间进行扩建;龙亭公园先后投入创建资金100多万元,对景区硬件进行了全面开发、建设和规范;开封府投入资金100万元,对府内建筑进行重新粉刷和油漆,更换游客中心壁挂电视等;中国翰园先后投资800余万元实施了标准化建设工程。

        硬件设施的建设提升和旅游产品的不断更新,使得开封市旅游呈现出了可喜的局面。2015年,开封市旅游接待量达44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5亿元,全市旅游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较上年分别增长13.2%和27.3%。
作者:田宏杰 通讯员:刘纯金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