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旅游工作会议在开封召开
http://www.hnta.cn 2016/2/26 11:16:2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2月25日上午,全省旅游工作会议在开封召开。各省辖市、省直管县、旅游重点县(市)旅游局负责人,5A级景区、省直出境游组团社、旅游院校(系)及旅游专家代表,省旅游协会及省旅游局机关各处(室)及局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150余人与会。省旅游局局长寇武江出席,开封市长侯红致辞。会议传达了李克强总理、谢伏瞻省长、张广智副省长关于旅游工作的批示,学习了汪洋副总理在听取国家旅游局党组汇报的讲话和在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宣读了对2013—2015年度全省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及先进工作者、全省“平安景区”创建先进单位、2015年度全省旅游工作先进单位的表彰决定,现场进行了授牌颁奖。开封市旅游委、林州市旅游局、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等先进单位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寇武江局长作了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2015年我省旅游业发展情况,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省旅游局务实重干,通过推进“五个着眼”,即着眼形成旅游发展合力,着眼完善旅游产业要素,着眼产业提质增效,着眼旅游市场开拓,着眼海内外游客满意,使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氛围日益浓厚,产业素质显著提升,转型升级不断加快,“老家河南”品牌影响更加广泛,旅游市场秩序更加规范。2015年,全省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双“破五”,分别达到5018亿人次和5035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会议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客观分析了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为“七大矛盾”:旅游经济开放性与内陆观念封闭性之间的矛盾;旅游业无边界性与旅游行政主管部协调职能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游客需求多样性与旅游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旅游形象脆弱性与旅游危机管理缺失性之间的矛盾;旅游竞争无序性与法制配套滞后性之间的矛盾;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旅游投资功利性之间的矛盾;旅游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与旅游爆发式、井喷式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于“十三五”时期的旅游产业发展,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是:全省旅游接待量年均增长11%,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3%,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为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会议强调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化规划支撑、体制机制支撑、制度政策支撑、基金项目支撑、旅游人才支撑等五大支撑,发挥好旅游业五个作用,即稳增长、调结构的引擎作用;促就业、惠民生的富民作用;扩开放、促创新的引领作用;保环境、促生态的绿色作用;展形象、显实力的窗口作用,确保全省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于2016年的旅游工作,寇武江强调,一要以创新为动力,打造旅游发展新引擎。要积极谋划旅游发展新思路,催生温泉、滑雪、研学、康养、休闲等旅游产品新业态,重点加强温泉、养生等产品体系建设,培育引导红色旅游、低空旅游;探索多业化经营、多元化融资模式,争取有1家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OTA,推动2家旅游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加强旅游景区管理经营机制、旅游资源跨区域整合和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积极培育旅游市场新主体,支持导游预约平台、特色民宿、创客基地和旅游产品孵化中心等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咨询智库和专业管理团队。二要以协调为手段,加强部门协调沟通,与工商、公安、物价协调联动,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与文化、农业、教育、城建规划等部门协调,积极打造文化旅游综合体、都市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休闲农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研学基地、旅游小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与交通、发改部门协调,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稳定景区门票价格。要围绕南太行、伏牛山、沿黄地区、南水北调沿线推动形成旅游观光产业带,抓好“三古三区”(古城古镇古村落、景区街区度假区)建设;要加快产业要素协调完善,着力培育都市旅游综合体,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形成全域旅游、全面发展新格局。三要以绿色为基调,开展景区建设与旅游安全检查活动、严格执行环保制度、大力开展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抓好绿色旅游宣传、开展旅游环保志愿服务,营造绿色旅游环境,厚植旅游发展新优势。四要以开放为带动,充分利用国家平台、新技术新媒体平台、节会平台、境外展示平台、跨全域合作平台,持续叫响“老家河南”品牌形象,拓展旅游市场新空间;五要以共享为目标,推进旅游信息互联互通,持续加强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智能化改造;实施“双百千万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推进旅游精准扶贫;推动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购物中心、停车场等建设,大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加快河南省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旅游公共务功能;支持各地推出旅游年票、年卡,鼓励景区、旅行社、酒店推出优惠让利措施。六要以制度为根本,实施旅游企业退出机制,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和旅游联合执法制度,持续落实文明旅游十项制度,完善从业人员培训制度,不断构建旅游市场新秩序。七要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以更严更实的作风推动旅游业改革发展向纵深迈进。
侯红市长在致词中,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省旅游局、各兄弟市长期以来对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侯红指出,“十二五”时期,开封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604.8亿元,增长9.4%,居全省第3位,创历史最好位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8.2亿元,增长10.3%,居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8.3亿元,增长12.6%,居全省第3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3%,居全省第3位;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8: 41 : 41.2,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比重,率先在全省形成“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开封旅游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我市旅游接待量达44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5亿元,分别增长13.2%和27.3%,旅游综合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5.3%,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带动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3位。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我市旅游接待量185.5万人次,增长8.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增长11.2%;正月初四,清明上河园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次;上元灯会期间,龙亭公园主会场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开封旅游人气爆棚、“年味儿”十足。
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主要在于:一是抢抓战略机遇,明确战略定位。近年来,开封始终坚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定位,努力把开封打造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目的地。加强顶层设计,抢抓机遇,去年菊花文化节期间,在全国率先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吸引国内外33个城市踊跃加入,使开封的旅游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二是突出开封特色,打造旅游精品。创新发展理念,在全国首先提出“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突出“宋文化、北方水城、新宋风城市”三大特色,着力彰显宫廷文化、府衙文化、忠烈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菊花文化、戏曲文化、书法文化等十大文化魅力,在提升清明上河园、龙亭公园、铁塔公园、开封府、大相国寺等景区的基础上,又打造了开封西湖、小宋城、大宋御河、开封文化客厅、《大宋•东京梦华》、《千回大宋》等一大批文化旅游精品,让每一个游客来到开封都能够充分体会到“宋文化”的独特内涵。三是坚持项目牵动,文商旅融合发展。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业为力,不断尝试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谋划实施了七盛角、中原明珠文化旅游产业园、东京梦华半亩园、双龙巷历史街区改造、城摞城新郑门遗址、地下城墙展示馆、小宋城二期、清明上河园三期、建业泰和府等一批重大“文商旅”结合项目,着力推动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文化旅游商业化,形成了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文商旅”一体融合发展模式。四是加强旅游与城市联动,完善基础设施。坚持以旅游业发展为牵动,不断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大力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城市路网、快捷酒店、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开封城市更加整洁、靓丽,文化旅游业得到促进和发展。
“十三五”期间,开封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围绕建设新兴副中心城市总目标,进一步强化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定位,积极建设开港经济带、郑汴产学研结合示范带、沿黄生态带,打造郑汴一体化升级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按照国际标准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促进文化旅游内涵式发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十三五”期间的旅游发展目标是:旅游接待量年均增幅达到13%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5%以上,到2020年初步实现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目标。
寇武江局长作了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2015年我省旅游业发展情况,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省旅游局务实重干,通过推进“五个着眼”,即着眼形成旅游发展合力,着眼完善旅游产业要素,着眼产业提质增效,着眼旅游市场开拓,着眼海内外游客满意,使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氛围日益浓厚,产业素质显著提升,转型升级不断加快,“老家河南”品牌影响更加广泛,旅游市场秩序更加规范。2015年,全省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双“破五”,分别达到5018亿人次和5035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会议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客观分析了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为“七大矛盾”:旅游经济开放性与内陆观念封闭性之间的矛盾;旅游业无边界性与旅游行政主管部协调职能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游客需求多样性与旅游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旅游形象脆弱性与旅游危机管理缺失性之间的矛盾;旅游竞争无序性与法制配套滞后性之间的矛盾;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旅游投资功利性之间的矛盾;旅游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与旅游爆发式、井喷式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于“十三五”时期的旅游产业发展,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是:全省旅游接待量年均增长11%,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3%,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为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会议强调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化规划支撑、体制机制支撑、制度政策支撑、基金项目支撑、旅游人才支撑等五大支撑,发挥好旅游业五个作用,即稳增长、调结构的引擎作用;促就业、惠民生的富民作用;扩开放、促创新的引领作用;保环境、促生态的绿色作用;展形象、显实力的窗口作用,确保全省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于2016年的旅游工作,寇武江强调,一要以创新为动力,打造旅游发展新引擎。要积极谋划旅游发展新思路,催生温泉、滑雪、研学、康养、休闲等旅游产品新业态,重点加强温泉、养生等产品体系建设,培育引导红色旅游、低空旅游;探索多业化经营、多元化融资模式,争取有1家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OTA,推动2家旅游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加强旅游景区管理经营机制、旅游资源跨区域整合和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积极培育旅游市场新主体,支持导游预约平台、特色民宿、创客基地和旅游产品孵化中心等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咨询智库和专业管理团队。二要以协调为手段,加强部门协调沟通,与工商、公安、物价协调联动,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与文化、农业、教育、城建规划等部门协调,积极打造文化旅游综合体、都市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休闲农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研学基地、旅游小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与交通、发改部门协调,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稳定景区门票价格。要围绕南太行、伏牛山、沿黄地区、南水北调沿线推动形成旅游观光产业带,抓好“三古三区”(古城古镇古村落、景区街区度假区)建设;要加快产业要素协调完善,着力培育都市旅游综合体,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形成全域旅游、全面发展新格局。三要以绿色为基调,开展景区建设与旅游安全检查活动、严格执行环保制度、大力开展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抓好绿色旅游宣传、开展旅游环保志愿服务,营造绿色旅游环境,厚植旅游发展新优势。四要以开放为带动,充分利用国家平台、新技术新媒体平台、节会平台、境外展示平台、跨全域合作平台,持续叫响“老家河南”品牌形象,拓展旅游市场新空间;五要以共享为目标,推进旅游信息互联互通,持续加强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智能化改造;实施“双百千万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推进旅游精准扶贫;推动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购物中心、停车场等建设,大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加快河南省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旅游公共务功能;支持各地推出旅游年票、年卡,鼓励景区、旅行社、酒店推出优惠让利措施。六要以制度为根本,实施旅游企业退出机制,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和旅游联合执法制度,持续落实文明旅游十项制度,完善从业人员培训制度,不断构建旅游市场新秩序。七要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以更严更实的作风推动旅游业改革发展向纵深迈进。
侯红市长在致词中,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省旅游局、各兄弟市长期以来对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侯红指出,“十二五”时期,开封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604.8亿元,增长9.4%,居全省第3位,创历史最好位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8.2亿元,增长10.3%,居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8.3亿元,增长12.6%,居全省第3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3%,居全省第3位;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8: 41 : 41.2,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比重,率先在全省形成“三二一”产业发展格局。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开封旅游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我市旅游接待量达44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5亿元,分别增长13.2%和27.3%,旅游综合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5.3%,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带动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3位。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我市旅游接待量185.5万人次,增长8.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增长11.2%;正月初四,清明上河园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次;上元灯会期间,龙亭公园主会场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开封旅游人气爆棚、“年味儿”十足。
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主要在于:一是抢抓战略机遇,明确战略定位。近年来,开封始终坚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定位,努力把开封打造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目的地。加强顶层设计,抢抓机遇,去年菊花文化节期间,在全国率先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吸引国内外33个城市踊跃加入,使开封的旅游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二是突出开封特色,打造旅游精品。创新发展理念,在全国首先提出“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突出“宋文化、北方水城、新宋风城市”三大特色,着力彰显宫廷文化、府衙文化、忠烈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菊花文化、戏曲文化、书法文化等十大文化魅力,在提升清明上河园、龙亭公园、铁塔公园、开封府、大相国寺等景区的基础上,又打造了开封西湖、小宋城、大宋御河、开封文化客厅、《大宋•东京梦华》、《千回大宋》等一大批文化旅游精品,让每一个游客来到开封都能够充分体会到“宋文化”的独特内涵。三是坚持项目牵动,文商旅融合发展。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业为力,不断尝试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谋划实施了七盛角、中原明珠文化旅游产业园、东京梦华半亩园、双龙巷历史街区改造、城摞城新郑门遗址、地下城墙展示馆、小宋城二期、清明上河园三期、建业泰和府等一批重大“文商旅”结合项目,着力推动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文化旅游商业化,形成了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文商旅”一体融合发展模式。四是加强旅游与城市联动,完善基础设施。坚持以旅游业发展为牵动,不断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大力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城市路网、快捷酒店、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开封城市更加整洁、靓丽,文化旅游业得到促进和发展。
“十三五”期间,开封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围绕建设新兴副中心城市总目标,进一步强化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定位,积极建设开港经济带、郑汴产学研结合示范带、沿黄生态带,打造郑汴一体化升级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按照国际标准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项目,促进文化旅游内涵式发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十三五”期间的旅游发展目标是:旅游接待量年均增幅达到13%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5%以上,到2020年初步实现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目标。
作者:佚名 通讯员:刘纯金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文化+”引领古城复兴--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应邀做客中央人民广播 2016/2/25 8:59:26
- 开封市各景区奉上“元宵大餐” 打造文化旅游名城 2016/2/23 9:28:50
- 春节黄金周过后我市各景区精彩不断 游客热情不减 2016/2/23 9:24:07
- 春节黄金周后开封市旅游再迎高峰 2016/2/23 8:54:57
- 大宋年文化节: 红红火火年味儿浓 2016/2/22 10: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