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多方努力,洛阳旅游这样做
http://www.hnta.cn 2016/1/14 17:30:06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

  市旅发委召开2016年全市旅游重点工作谋划会。与以往不同,这次会议由市旅发委各部门负责人自由发言,畅谈各自看法,最后大家讨论总结洛阳旅游业发展的突出优势以及不足,并谋划新一年的发展方向。会上,副市长魏险峰不仅对这种“头脑风暴”的会议形式表示肯定,而且对洛阳旅游发展提出新要求。

  资源、区位等优势明显

  市旅发委主任王晓辉表示,洛阳旅游优势很多,但很分散,我们真正的优势是什么需要明确。根据探讨,会议最终评出了以下几条最突出的优势:

  资源丰富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悠久的历史给洛阳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而且洛阳还有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

  节会品牌

  牡丹文化节和河洛文化旅游节,是洛阳旅游业发展的两大重要节会资源,牡丹已成为洛阳的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

  洛阳作为世界圣城,牡丹之都,在国内外非常有名,城市知名度高。

  区位

  洛阳居于天下之中,区位优势明显。

  旅游业态齐全

  旅行社、景区、酒店、旅游特色产品等种类多且全,旅游项目除了有文化游、山水游之外,还有乡村游、夜游、自驾游以及冬季游等,乡村游的产业规模在省内首屈一指。

  多个方面存在不足

  旅游企业规模小、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洛阳旅游优势很多,但与会人员也充分认识到洛阳旅游存在的不足,以下这些是会议确定的目前最突出的不足:

  扶持资金不足

  洛阳在这方面,跟三亚、桂林,甚至开封等城市相比有差距。

  统筹协调难度大

  市旅游局改成市旅发委后,体制不顺,管理力度不够,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市旅发委的地位和承担的责任不相匹配,权威性不够,作用发挥不足。

  旅游企业小、散、差

  我市旅游企业不少,但是缺少有规模的现代企业和集团,在全国能叫响的不多;产业融合不够,产业链条太短。

  创新意识不强、发展理念不新

  旅游主要在于创新、策划、点子,但是在这方面仍有欠缺。

  城市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完善;交通虽然很发达,但是还有不足,比如国外游客出入不方便。

  旅游业地位待提高

  旅游业目前还不是洛阳的支柱性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较低。

  市场开拓力度不够

  洛阳旅游的市场开拓做得不好,特别是在境外市场的开拓上与其他地市有差距。

  提出合理建议

  有优势也有不足,那么,洛阳旅游如何利用优势,解决不足,实现大跨越、大发展?与会人员也提出了以下列建议为主的50多条大大小小的建议。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在项目建设上突出重点,要抓大放小、打造精品;出台鼓励洛阳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强化旅发委协调、监管、统筹的职能,强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宣传上要注重利用央视等平台,能够策划出国际级的大活动;市里面要在景区对国外旅游市场的开发上给予补贴;对各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下达引客来洛计划,鼓励往洛阳多发专列。

  实行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包括旅游体制改革,将现有的旅游企业转变为现代化旅游企业,发展大的上市企业集团;狠抓标准化管理,积极开展相关培训。

  对城市旅游进行整体规划、包装

  山东每年拿出700万元在国外招标,由国外机构在Facebook等上面进行营销,苏州、栾川等聘请专业的机构平台对整个城市的旅游品牌进行全方位包装,洛阳也可以借助高水平、专业化的营销机构来对城市旅游进行整体策划、包装。

  集聚、培养旅游人才

  培养旅游人才,出台引进、使用、提拔、重用旅游人才的机制。

  副市长在会上提出要求

  在会议的最后,副市长魏险峰提出,洛阳旅游要在多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主动融入,在借势借智上下功夫。

  第二,盘活存量,在创、提、讲、宣上下功夫。

  第三,内提外联,在联盟联动上下功夫。

  第四,培优铸强,在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品牌上下功夫。

  第五,强化职能,在协调全市各方力量规范行业秩序上下功夫。

  第六,争先创优,洛阳的智慧旅游在全国都是典范,现在城市的年度游客接待量已突破1亿人次,再经过一两年的努力,就将进入国内顶级旅游城市行列,洛阳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

  第七,强化措施,在闭环思维善谋善成上下功夫。

  第八,严实结合,在三严三实、持续开展转变作风促进工作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作者:黄晓明 通讯员:刘策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