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鹤壁市云梦山鬼谷子传说入选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类项目
http://www.hnta.cn 2015/10/10 10:07:05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
    近日,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类项目公布,鹤壁市云梦山鬼谷子传说入选其中。该市淇县县城西南15公里的云梦山位于太行山东麓,是鬼谷子传说的发源地。战国时期,鬼谷子曾在此隐居聚徒讲学,培养出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尉缭、徐福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在当时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呼风唤雨,后人称赞他“鬼谷三卷隐匡天下,兵家七国才出一门”。
    根据史书和方志记载,云梦山自古就是人们敬仰、尊奉、朝拜鬼谷子的胜地,影响远达河北、山东、山西等地。最早记载鬼谷子传说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宋代的七国春秋平话》、元代的《秦并六国平话》、明代的《新列国志》及清代的《东周列国志》对鬼谷子传说也多有记载。明、清两代的淇县县志对鬼谷子及其传说也有大量记载。
    此外,云梦山上有大量历代的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对鬼谷子在云梦山隐居授徒之事也多有记载。云梦山水帘洞洞口有一方明历癸未年洛阳通判窦文的摩崖题记,上书:“鬼谷先生隐处”;清雍正六年的重修王禅庙碑》云:“王禅老祖隐于洞内,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在此拜王蝉为师”;民国三十一年《修毛遂殿碑》也记载:“云梦山鬼谷先生隐是也”。
    该市淇县至今流传着许多和鬼谷子有关的传说,这些传说基本上都能找到可以依附、佐证的景物、遗迹和遗存。如云梦山上的鬼谷洞、鬼谷墟、舍身台、演兵岭等景点以及众多摩崖石刻等。淇县如今沿用下来的很多地名也都来自鬼谷子传说,如王庄、五里井、五里鬼谷等,现搜集到有关鬼谷子的传说故事已有60余个。鬼谷子留下的传世名作《鬼谷子》作为纵横家游说经验的总结,融汇了鬼谷子毕生学术研究的精华。《鬼谷子》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特别是在军事谋略、国际交往、励志教育、企业管理、商业经营、民间习俗、健身养生等方面的独特思想受到了许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
    目前云梦山周边已形成传播、保存、保护鬼谷子传说的基地,成为该市旅游的民俗文化资源。众多鬼谷子传说的传承人、爱好者和研究者云集于此,成立了鬼谷子研究会等机构,力争将这一特色民俗文学更好地传承下去。
作者:周云 通讯员:周云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