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动态 >> 地市信息 >> 正文
牡丹产业,洛阳亦当“甲天下”
http://www.hnta.cn 2015/6/24 8:32:27 来源:洛阳市旅游局 点击:

    近日,洛阳市委办公室有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围绕洛阳如何做大做强牡丹产业进行了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分析了洛阳牡丹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近年,全国各地兴起一股种植油用牡丹、发展牡丹产业的热潮。尤其是安徽铜陵提出要与菏泽牡丹、洛阳牡丹三分天下,且两地在多个方面大有赶超洛阳牡丹之势。洛阳发展牡丹产业既是大势所趋、机遇难得,也是困难重重、竞争激烈。
    1.现状:从种植、科研、生产、加工到销售都取得一定突破,洛阳牡丹产业发展已具雏形
    在牡丹种植方面,截至2014年年底,洛阳发展牡丹总面积15万亩,其中油用牡丹12万亩,催生了一大批集种植、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全市建成规范化基地160多个。创建了国家级牡丹芍药种苗出口安全示范区。目前,全市牡丹产业从业人员4.5万名,年产值13亿元。
    在牡丹科研方面,相继成立了牡丹研究院、牡丹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机构,会集了一批牡丹科研团队,获得多项牡丹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和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制定了省级牡丹种苗和盆花质量标准,建立大规模牡丹基因库1座,建立了世界唯一的牡丹种质资源迁地保护区。改革开放以来,新培育牡丹品种76个,进行了国内首次牡丹航天育种,多项牡丹国家专利技术获得审批。
    在牡丹加工方面,牡丹加工产品已由过去单一的丹皮加工发展到根、茎、叶、花、籽全方位利用,牡丹加工产品达到200余种,全市现有从事牡丹加工研发龙头企业27家。
    在营销网络方面,依托企业建立了以“牡丹花都”特产专卖为标志的牡丹加工产品营销网络。目前,“牡丹花都”洛阳特产已在郑州、开封、三门峡等地建立了形象店,同时,已与我国台湾、美国西雅图洽谈了贸易合作。
在优惠政策方面,2009年,出台了关于加快牡丹产业发展的意见;2010年,又出台了全面提升牡丹观赏效果的相关意见和牡丹产业发展奖励办法等措施,鼓励企业和农户积极种植牡丹,提升牡丹观赏效果。
    2.分析:洛阳牡丹产业发展仍面临种植面积少、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问题
    一是牡丹种植面积小。目前,山东菏泽牡丹种植面积达48万亩,其中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300家,1000亩以上的40家,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37家。洛阳牡丹种植面积仅有15万亩,种植基数偏小,生长周期长,导致牡丹籽等原料供应不足。
    二是缺少发展合力。牡丹产业涉及面广,上级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及项目实施以林业系统和财政部门的农业开发系统为主,科技研发项目资金主管部门在科技系统,协调和沟通存在一定难度。
    三是产业化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与牡丹产业的发展需求和空间相比,现有的科研力量难以满足需要。例如,在延长牡丹鲜切花保鲜时间的同时降低技术成本,在改善牡丹籽油的口感、提高出油率、降低榨油成本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是牡丹产业缺乏龙头带动。从事牡丹产业的龙头企业偏少,资金实力不够。尤其是油用牡丹处于起步困难阶段,参与牡丹种植、加工的企业规模较小,时间较短,产出不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见到效益。
    五是由观赏牡丹向牡丹经济的转变不到位。牡丹的药用、食用和保健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开发。部分企业开始进入深加工市场,但产品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认可度尚不高。
    3.建议:早筹划、扩规模、重科研、聚合力,实现洛阳从观赏牡丹向牡丹经济的真正转变
    一是制订完善牡丹产业发展规划并力争纳入国家产业规划。洛阳要尽快制订《洛阳牡丹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牡丹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分阶段目标、具体实施方案和扶持政策,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并力争纳入国家产业规划。
    二是想方设法扩大牡丹种植面积。抢抓我国决定加快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的机遇,在条件适宜的县区,大力推广油用牡丹种植。可以考虑把北部邙山和南部万安山、龙门山打造成以牡丹为龙头的花卉苗木和以葡萄、苹果、梨、桃、核桃等为主的经济林相间的产业带。可以把邙山陵墓群、大遗址保护与花卉苗木和牡丹种植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以市区为中心、9个县(市)为补充的牡丹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强对牡丹基因等科研项目的研究,积极研发牡丹籽食用油、牡丹化妆品、牡丹酒等产品,推动牡丹从传统观赏业向食品加工、日用加工、营养保健等领域全面发展。
    四是将牡丹产业发展与招商引资、扶贫开发、发展特色农业等工作结合起来。认真调查摸底,谋划一批牡丹产业,并对牡丹项目进行梳理、筛选和整体包装,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到牡丹产业中,减轻政府扶持财政负担,努力形成集种植、科研、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链条。将牡丹种植尤其是油料牡丹种植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重头戏,纳入扶贫项目。

    五是凝聚牡丹产业发展合力。各部门立足自身业务职责,从林业、农业、扶贫、招商、科技创新等多角度制定扶持牡丹产业发展的政策,整合补贴资金,并争取将油用牡丹纳入国家农业或林业保险范畴。
    六是积极发展牡丹关联产业。积极传承发扬牡丹艺术,收集整理关于牡丹的历史传说,在儿童读本、牡丹书画、牡丹戏曲影视、动漫等方面谋划一批项目,增强洛阳牡丹的品牌辐射带动能力。

作者:文阳 通讯员:吕雯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网络旅游节热门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