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崤函倾倒众老记
http://www.hnta.cn 2015/5/26 15:23:4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
5月25日,知名网络媒体走进三门峡大型采风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在为期两天的采风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网络媒体记者参加了旅游节的精彩活动,领略了秀美的山山水水,感受了独具魅力的豫西风情。
采风期间,适逢盛会,采风团与客商、游客以及三门峡市民一起参加了精彩纷呈的节日活动。23日上午,横渡母亲河活动隆重举行,五千“泳士”摩肩接踵,接连奔腾跃入黄河。采风团的记者们登上游船,一路随行一路跟拍,感受着黄河岸边的激情澎湃,纷纷用相机记录下千人横渡母亲河的壮美盛况。
“天下漂流,爽在豫西,狭长而深邃的峡谷河流滩多水急,由大大小小99级瀑布及300多个潭池组成‘中原第一勇士漂流’”……采风团听完介绍均跃跃欲试,穿上救生衣、划动漂流船体验起来,全长3公里的漂流河道上,欢笑声、尖叫声不绝于耳。豫西大峡谷风光秀美、山水如画,引得见多识广的老记们赞叹不已。内蒙古新闻网频道总监王彤说,豫西大峡谷的漂流是她体验过的最惊险刺激、沿途风光最美的漂流活动,一路上边漂流边赏景,不知不觉已醉倒在豫西迷人的山水之中了,回去之后,一定要把豫西风光的美传播出去,介绍更多人来这里旅游观光。
崤函古道,充满历史沧桑的车马足迹,给采风团带来了穿越历史的恍然错觉。走在斑驳崎岖的古道边,仿佛能听到古丝绸之路上的车马阵阵。
雄关要塞函谷关,不仅是兵家必争之重地,更是老子著《道德经》的地方,留下了古往今来诸多名人经此关口的动人故事。采访团缓缓穿越千年函关古道,小心翼翼地感受着历史韵味。光明网记者夏莎表示:“在函谷关重走古道,感受老子《道德经》的余韵,了解了‘紫气东来’的典故,非常有意义,历史的恢宏总是特别让人动容。”
陕县地坑院是人类居住文明的活化石,独特的“地下四合院”建筑,让外地媒体大开眼界。千龙网党建频道罗婷说:“地坑院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中国特色,建筑时所讲究的阴阳五行是民俗特色,我非常感兴趣,期待下次建好后能来住一住。另外,景区规划得也特别全面,未来的市场肯定很广阔。”
行程满满的采风活动在大家依依不舍中圆满结束,三门峡的自然风光、悠久历史、黄河文化和朝气蓬勃、温暖热情的人们,给采风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媒体朋友们畅所欲言,留下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主任马强表示,三门峡之行感受最大的是黄河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群众参与性强,三门峡优秀的旅游文化资源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三门峡对于旅游文化的宣传还应再加强,特别要加强新媒体的传播力量。他建议明年开展旅游节系列活动时可以组织国内知名主流媒体等走进三门峡,采取联动传播,也可以邀请三门峡周边省市广播台联动广播,这样媒体将能更高效地传播三门峡。
采风活动已圆满结束,媒体记者们对三门峡美景称赞不已。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懈努力,让三门峡的“美”走出去、走得更远更精彩!
采风期间,适逢盛会,采风团与客商、游客以及三门峡市民一起参加了精彩纷呈的节日活动。23日上午,横渡母亲河活动隆重举行,五千“泳士”摩肩接踵,接连奔腾跃入黄河。采风团的记者们登上游船,一路随行一路跟拍,感受着黄河岸边的激情澎湃,纷纷用相机记录下千人横渡母亲河的壮美盛况。
“天下漂流,爽在豫西,狭长而深邃的峡谷河流滩多水急,由大大小小99级瀑布及300多个潭池组成‘中原第一勇士漂流’”……采风团听完介绍均跃跃欲试,穿上救生衣、划动漂流船体验起来,全长3公里的漂流河道上,欢笑声、尖叫声不绝于耳。豫西大峡谷风光秀美、山水如画,引得见多识广的老记们赞叹不已。内蒙古新闻网频道总监王彤说,豫西大峡谷的漂流是她体验过的最惊险刺激、沿途风光最美的漂流活动,一路上边漂流边赏景,不知不觉已醉倒在豫西迷人的山水之中了,回去之后,一定要把豫西风光的美传播出去,介绍更多人来这里旅游观光。
崤函古道,充满历史沧桑的车马足迹,给采风团带来了穿越历史的恍然错觉。走在斑驳崎岖的古道边,仿佛能听到古丝绸之路上的车马阵阵。
雄关要塞函谷关,不仅是兵家必争之重地,更是老子著《道德经》的地方,留下了古往今来诸多名人经此关口的动人故事。采访团缓缓穿越千年函关古道,小心翼翼地感受着历史韵味。光明网记者夏莎表示:“在函谷关重走古道,感受老子《道德经》的余韵,了解了‘紫气东来’的典故,非常有意义,历史的恢宏总是特别让人动容。”
陕县地坑院是人类居住文明的活化石,独特的“地下四合院”建筑,让外地媒体大开眼界。千龙网党建频道罗婷说:“地坑院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中国特色,建筑时所讲究的阴阳五行是民俗特色,我非常感兴趣,期待下次建好后能来住一住。另外,景区规划得也特别全面,未来的市场肯定很广阔。”
行程满满的采风活动在大家依依不舍中圆满结束,三门峡的自然风光、悠久历史、黄河文化和朝气蓬勃、温暖热情的人们,给采风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媒体朋友们畅所欲言,留下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主任马强表示,三门峡之行感受最大的是黄河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群众参与性强,三门峡优秀的旅游文化资源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三门峡对于旅游文化的宣传还应再加强,特别要加强新媒体的传播力量。他建议明年开展旅游节系列活动时可以组织国内知名主流媒体等走进三门峡,采取联动传播,也可以邀请三门峡周边省市广播台联动广播,这样媒体将能更高效地传播三门峡。
采风活动已圆满结束,媒体记者们对三门峡美景称赞不已。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懈努力,让三门峡的“美”走出去、走得更远更精彩!
作者:刘俊华 通讯员:梁白梅
(责任编辑:徐鹏)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 三门峡黄河旅游节打造全民狂欢盛宴 2015/5/27 15:22:49
- 第二十一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 2015/5/25 17:15:07
- 三门峡市:“精彩节会鼓干劲 转型发展添活力”系列报道之一 2015/5/25 17:13:53
- 欢聚天鹅城 畅享户外盛宴——2015中国(三门峡)万人帐篷节狂欢晚 2015/5/25 16:27:02
- 五千勇士击水中流 万顷碧波再抒豪情——2015中国·三门峡横渡母亲 2015/5/25 16:23:47
网络旅游节热门线路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