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郑州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意见》,我市将力争到2020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超过1.36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165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如何树立全域旅游发展观?如何拉长全域旅游产业链?认真研读该《意见》,你会发现一串与“新经济、新常态、新思路”相关的强烈信号。
关键词一:统揽引领+统筹谋划
旅游业不仅可以直接带动交通业、餐饮业、商贸业、文化产业等发展,还可以间接推动城乡建设、加工制造、生态保护、文化教育等工作,在国民经济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中逐渐具备一定的引领作用。《意见》提出,要坚持将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用发展旅游的理念谋划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谋划易地扶贫搬迁,谋划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产业的传承创新,就是用发展旅游的理念引领各产业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同步布局发展旅游产业。
关键词二:坚持融合发展
旅游业是大产业、大环境、大民生,发展旅游产业必须用大产业、大环境、大民生的理念来谋划。
在发展大产业方面,要以旅游为中心,整合休闲、农业、商业、文化、运动、康疗、养老等相关产业,围绕市场导向、需求导向统揽谋划文化传承创新和文物保护利用,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形成全新的旅游产业结构。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服务业中的龙头产业作用和对其他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不断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突出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效能转变,由以景点建设为主向全产业链打造转变,延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转型,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切实把旅游产业作为推动郑州科学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引擎产业来培育。
在优化大环境方面,要准确把握旅游业发展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文化建设规律,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统筹谋划交通枢纽建设、市政设施配套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文化文明建设等工作,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把旅游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按照“城乡即景、景即城乡”的旅游发展新要求,实施城乡景区化战略,把全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发展全域旅游,用旅游的吸引力、亲和力、辐射力来充实和丰富城市硬实力。要提升旅游服务意识和观念,营造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秩序,建立便捷的旅游咨询服务系统,构建诚信旅游服务及监管体系,以机制改革激活旅游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丰富旅游产业业态,提高旅游产品品质,树立世界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
在惠及大民生方面,要把握旅游已日益成为人们重要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将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增加群众就业、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来谋划推进。要以旅游的理念统揽谋划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旅游发展所需要的软硬环境建设,为广大城乡居民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通过把乡村旅游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动具备条件的村庄脱贫致富;通过大力发展城郊旅游、休闲旅游,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三:分类打造旅游品牌
按照该《意见》,我市将按照三个层次定位,分类打造旅游品牌。一是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依托登封少林寺和新郑黄帝故里两个世界级旅游资源,抓好“少林”和“黄帝”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提升,继续培育少林国际武术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等节事活动,形成“功夫郑州”和“拜祖圣地”两个世界级的旅游品牌。二是打造国内优质旅游品牌。依托黄河沿线旅游带、中牟时尚文化创意休闲区等景点项目,发挥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坚持内外互动、以内带外,打造国内优质旅游品牌。三是打造区域知名休闲旅游品牌。依托移民扶贫搬迁、都市区现代农业项目、都市区现代休闲度假项目等打造区域知名休闲旅游品牌,形成中原城市群休闲旅游胜地。
关键词四:发展九大新型旅游业态
为拉长全域旅游发展链条,我市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养生旅游、研学旅游、商贸旅游、工业旅游、慈善旅游九大新型旅游业态。力争到2020年,打造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0个旅游示范村(农家乐集群)、30个休闲农业旅游节会活动,培育提升100家精品休闲旅游农庄。我市还将提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旅游功能,将其打造成中西部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集散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区、旅游标准化服务带动区和智慧旅游先行区。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各县(市、区)要开发一批拓展农业功能、传承农耕文化、适宜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产品;积极推进山、河、沟、岭、原五大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旅游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机结合,贯彻旅游精准扶贫、旅游富民的理念,在迁入地为搬迁群众创造新的宜居宜业宜游环境,为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创新发展文化旅游。对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要依托少林寺的龙头作用,带动中岳庙、嵩阳书院和观星台等旅游开发和推广;积极推进大运河世界遗产郑州段、大河村遗址等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利用,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品。
积极推进休闲度假旅游。登封、新郑、新密、中牟、惠济等县(市、区)要依托大型旅游项目和园区,加快建设休闲度假区。同时重点支持中牟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登封嵩山爱诺丁极限运动休闲基地,新密轩辕圣景文化产业聚集区,荥阳南水北调飞黄旅游区等项目建设,打造时尚娱乐休闲旅游精品。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要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沿黄生态旅游的开发,努力把郑州黄河滨河公园建成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同时推进伏羲大峡谷景区、环翠峪风景区、雁鸣湖景区、潮湖开发等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探索发展研学旅游。我市将开发利用登封武术学校功夫教学资源,黄帝故里和二七纪念塔等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嵩阳书院和文庙—城隍庙等国学教育资源,嵩山地质公园、观星台和气象科普站(馆)等科普教育资源,寓教于游,以适应中小学生的旅游求知需求。
着力发展养生旅游。我市将重点发展老年养生旅游,积极开发运动健身、温泉养生和森林休闲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养生旅游产品;引导各景区加强老年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同时加强以惠济区为代表的城市慢享休闲区建设;加强植物园、树木园和市内滨河公园等休闲园区建设;培育以都市禅堂为代表的都市养生旅游品牌。
突出抓好商贸旅游。我市将培育提升“好想你”、郑商瓷、登封瓷和黄河澄泥砚等郑州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大力发展德化街、茶城和文化广场等特色商业街;依托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等活动,吸引市民及与会客商参与旅游活动。
着力抓好工业旅游。我市将支持宇通集团有限公司、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工业旅游示范点对其旅游服务设施的升级改造。
积极开发慈善旅游。我市将支持中牟县爱童园、中原区爱馨阳光城等慈善机构开发旅游项目,并努力将其培育成慈善旅游品牌。开发适合残疾人旅游的线路和产品,支持旅行社开展专项旅游活动。
- 郑州机场增设旅客自助乘机指引系统 2015/5/21 9:53:13
- 郑州首趟自驾游专列启程 2015/5/21 9:40:46
- 郑州市全域旅游工作观摩推进会暨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在中牟县举行 2015/5/21 9:07:08
- 郑州市两家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荣获“2014年度河南省群众满意的基层 2015/5/20 15:49:14
- 旅游日郑州多家景区将推出惠民活动 2015/5/15 17:16:22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